“磚家”澄清 失職的藥監局沒說法
最近,皮鞋真的很忙。老酸奶還沒有完結,毒膠囊就來了。一次次匪夷所思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就跟放電影似的,套路還完全一樣:媒體、消費者踢爆;網民和輿論嘩然;涉事企業沉默幾天后道個歉;衛生部部長呼吁大家要有信心,專家孫忠實說一天吃六個毒膠囊也不怕;將來,那些被抓的制藥人還應該會被判刑……然后?恐怕就沒有然后了!
就像網友說的,這個事件如果發生在日本, 藥廠老板會切腹自殺;如果發生在韓國, 藥監局的高層會被調查經濟問題, 而后畏罪跳海自殺;發生在美國, 藥廠疲于應付各種各樣的天價索賠官司而破產……那我們呢?監管部門只需管“事后徹查”,不用擔心有何責任。對此,崔永元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有問題應該是藥監自己發現。信心建立在信譽之上,沒信譽怎么有信心?藥監在此事中就是失職,就是不及格。藥品的監管應該是藥監部門的日常工作,應該隨時能發現問題,用不著媒體來發現。不然納稅人養著藥監局的人干嗎?藥監要舉一反三,不要老是等媒體或者消費者披露。不能出了一件摁一件。我很關心下一步藥監有什么具體規劃和打算!
是的,我們想說一聲,我們就是想知道你們平時都怎么管,以后準備怎么管,不是想看戲。
各種吐槽 各種無奈
路人版
@南京十八頻道:路人甲:以后我要是想吃果凍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我要是想吃老酸奶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我要是感冒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路人乙:等我有了錢。我買兩雙皮鞋,穿一雙,吃一雙。
很忙版
@于浩: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壓得成膠囊,2012,皮鞋很忙。
愛情版
@小魚-jophy:從前有一雙皮鞋,兩只鞋子彼此相愛?墒怯幸惶,它們失散了。一個變成了酸奶,一個變成了膠囊,它們以為再也不能在一起了……誰知道,他們在胃里相遇了,然后屎在了一起。
童謠版
@chenbing028:兩只皮鞋,兩只皮鞋,跑得快,跑得快,一只變成酸奶,一只變成膠囊,真奇怪,真奇怪!
技術版
@環保董良杰:為模擬鉻污染致癌機理,美科學家發表最新研究:喂白鼠14ppm鉻水90天出現基因表達錯誤,致癌原理多是如此。鉻膠囊吃4顆在胃里即達此危險濃度,久服必致癌。專家孫忠實說“一天吃六顆沒多少鉻”,混淆短時與長時、劑量與濃度概念。
老紅軍版
@鞠文英律師:昨天夜里,已經去世的外祖父走入了我的夢鄉,他深邃的眼眶里飽含淚水:“你這個不孝子孫,我們爬雪山過草地那會兒,皮鞋都是煮著吃的,現在有人給你做成膠囊你還不滿足嗎!”
毒膠囊曝光之后……
4月15日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膠囊里的秘密》,踢爆9家藥企賣“毒膠囊”,網絡輿論嘩然。
4月15日
涉制“毒膠囊”的河北阜城縣學洋明膠蛋白廠神奇失火,后被證實是蓄意毀滅證據。
4月16~17日
全國網友義憤填膺聲討藥商及監管部門,但涉事藥企沉默。
4月18日
衛生部部長陳竺:“對我們的藥品,對企業家的誠信,對醫藥衛生事業還是要有信心,有責任的企業家科學家一定是我們國家醫藥行業的主流!
4月19日
修正藥業發通告致歉,但當晚國家食藥監局公布,修正藥業又有兩款膠囊被檢出鉻超標。其他8家藥企迄今無道歉。
4月19日
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一天吃六個膠囊,一天三次、一次兩個,沒有吃掉多少鉻。所以,要冷靜,不要恐慌,不要把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說成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