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國家藥監局公布藥用明膠和膠囊抽驗結果。按照企業全覆蓋、品種全覆蓋、產品批次隨機抽樣的原則,對18家藥用明膠生產企業抽驗了166批明膠,檢出1批產品鉻超標;對117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抽驗了941批藥用膠囊,檢出15家企業74批膠囊鉻超標,不合格率為7.9%。
■責成地方藥監局召回銷毀
15家鉻超標藥用膠囊生產企業分布在浙江9家、河南2家、四川2家、重慶2家。國家藥監局已責成相關省局對違法企業立案調查并責令監督企業立即召回鉻超標藥用明膠和膠囊,在監控下銷毀,堅決防止再次流入市場;按照法定程序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上述企業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
藥監局負責人強調,對鉻超標藥用明膠和膠囊企業及相關責任人員,必須依法從重從快查處。藥用明膠和膠囊生產企業產品鉻超標,堅決吊銷企業藥品生產許可證;其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一律列入黑名單,不得再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的,一經查實,立即移送公安機關偵辦,追究刑事責任。
■要求藥企上網公示膠囊來源
藥監局表示,鉻超標問題暴露出這些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法律意識淡薄、社會責任缺失,也暴露出監管部門日常監管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
藥監局要求所有藥企,全面查找管理中的問題和漏洞,嚴格遵守藥品監管法律法規,不折不扣地執行質量管理規范,生產藥用膠囊必須從藥用明膠生產企業采購原料,必須具備相應的檢驗檢測條件和能力,必須對進廠原料和出廠產品實行批批檢驗,堅決防止工業明膠流入藥用膠囊生產環節,堅決防止不合格膠囊進入藥品生產環節。所有藥用膠囊和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在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網站公示明膠和膠囊來源。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舉一反三,狠抓監管責任落實,確保日常監管到位,加大藥用明膠和膠囊監督檢查和樣品抽驗頻次,切實把好關、看住門。同時,對問題產品要抓緊調查流向并依法處置。
■月底前上市膠囊將限期驗鉻
為了嚴管膠囊藥品,藥監局昨日發布公告,自5月1日起,凡藥用明膠、膠囊和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對購進的原輔料和銷售的產品逐品種、逐批次嚴格檢驗,否則不得生產和銷售相關產品。
藥企4月30日前生產并上市銷售的膠囊劑藥品,要限期進行鉻限量檢驗,并向社會公告檢驗結果。發現鉻超標藥品,企業要主動召回。
相關
商務部要求藥品流通行業
配合做好鉻超標膠囊查處
本報訊 (記者 陳筱紅)記者昨天從商務部獲悉,針對近日新聞媒體曝光的鉻超標藥用膠囊問題,商務部印發了《關于配合做好鉻超標藥用膠囊查處等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商務部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查處等相關工作,引導藥品流通企業按規定處理涉案藥品。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藥品流通行業管理職責,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案件查處工作,及時向行業通報工作進展;組織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開展膠囊劑藥品自查自糾,認真落實不合格藥品下架等要求;引導藥品流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將保障百姓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截至目前,各地零售藥店執行下架等要求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