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吃了味千拉面魷魚酥 反胃嘔吐至半夜
門店對事件起因有異議但愿意協商解決
記者 俞韡嶺
本報訊記者 俞韡嶺 “沒想到吃碗味千拉面還得受罪。”吳先生向本報維權熱線反映稱,一行兩人在味千拉面蘭溪路店食用后,出現了胸悶難受、頭痛、甚至反胃嘔吐的情況,懷疑所點的食物有問題。但蘭溪路店王店長表示,因吳先生并無保留消費小票,且門店也無法拿出每桌消費明細,因此無法確定吳先生到底點了什么東西。不過王店長表示,已和吳先生取得溝通,并已相約到門店協商解決此事。
吃過味千拉面和魷魚,吐了
4月25日晚8:00左右,吳先生陪著他的學生來到味千拉面蘭溪路店用餐,兩人共花了60多元點了兩份味千拉面和一份魷魚酥。吳先生說,自己那碗拉面吃得很干凈,約一半的魷魚酥也是自己吃掉的,而他的學生因胃口小“吃得比較少”。他回憶稱,用餐時間約35分鐘。
晚飯后送完學生回家,吳先生又回到單位忙碌,直到近22點才下班打車回家。然而在出租車上時,吳先生開始感覺不舒服,“心口難受,頭疼,感覺胃里在翻騰”。
吳先生告訴記者,當晚約10點30分到家后越發難受。“我一下子坐在了地板上,口中開始流酸水,特別反胃,并且全身出冷汗,頭很燙”,吳先生說,“為了壓一壓自己的難受狀況我吃了個蘋果,但依然沒用,開始嘔吐,好像把苦膽都要吐出來似的。”據悉,吳先生前后嘔吐了約十多分鐘后開始感覺好點了,直到第二天凌晨近1點才感到慢慢恢復了。此外,吳先生第二天還給他學生打電話,得知學生雖然沒有像他那樣嚴重,但也有反胃的不舒服感覺。
“我晚飯以后到開始難受之間沒有吃任何東西,所以我覺得肯定是因為吃了味千拉面才這樣的。”吳先生說,事發后因為沒有空向門店投訴,且自己沒有保留小票,因此希望通過本報向該門店要個說法。
消費記錄雙方均無法提供
味千拉面蘭溪路店王店長告訴記者,因門店只能拉出某個時間段的總營業額,無法得到每桌的消費具體明細,因此即便吳先生提供了具體在門店食用日期,也無法再去確認吳先生到底點了什么東西。“他也說了沒有小票,口說無憑,我們也無法去證明他出現不舒服的原因是在我們店食用拉面所致。”王店長告訴記者,截至記者采訪前,并未接到其他消費者關于身體不舒服的投訴。
不過王店長表示,已和吳先生取得聯系,并相約于4月28日去門店具體協商解決方案。
》律師說法
消費者保留證據
難度很大
江三角律師事務所徐游律師表示,消費者在外消費時,無論消費金額大小,應該要有保留小票的習慣,以免在日后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時有基礎證據可循。但徐律師同時指出,在這個涉及餐飲業食品安全質量問題的個案中,消費者即使保留了小票,維權難度也很大。
“首先消費者吃完后出了門店時間長,其次消費者無法證明其晚餐后確實什么都沒吃,第三,因為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所以也是維權難的因素之一。”徐律師認為,正因為如此,從食品監管的角度上看消費者要保留證據的難度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