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9日電 近期蔬菜價格連番上漲,大白菜甚至賣出豬肉價,不少說法將之歸結為中間環節過多,尤其是能源價格連番上漲后連帶流通成本上升所致。今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微博)在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間時表示,雖然能源價格上漲會對日常生活用品價格產生影響,但并非主要因素。
周大地認為,目前能源價格的確對蔬菜等價格變動有所影響。因為除了運輸成本,包括化肥、塑料薄膜、農藥等也都和石油、煤炭相關,所以能源價格的上升會使生活用品價格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但每次上調油價只是幾毛錢的變化,這個幅度對主要商品的成本和價格里占比不是很大。所以應該真正算清哪個才是主要的成本。
周大地說,以菜價為例,現在價格都是成倍上漲,如果說一塊錢一斤變成一塊零五分一斤,說那五分錢是油價上調導致的,那有可能。但現在的菜價是從一兩塊錢一斤漲到五六塊錢一斤,這樣的漲價幅度肯定不都是油價上升導致的。雖然調油價對菜價有一定的影響,但絕不是像這樣成倍翻番的。
周大地認為,在運輸成本中還包含許多其他方面。例如運輸工人要漲工資、公路收費、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使不少周邊菜農停止種菜,而蔬菜基地也越搞越遠。這些因素加起來,要比每次調整油價所提升的成本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