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紅富士被爆套藥袋長大
●業內稱所用藥物危害很大,將成為禁用農藥
●廣州市場照常賣,常規檢測稱“未見農殘超標”
昨天,媒體報道稱煙臺紅富士蘋果的主產區棲霞和招遠,當地果農大量使用一種藥袋,這種藥袋將包裹幼果直到成熟,白色藥末直接與蘋果接觸。對于所用藥物,當地果農和農業合作社人員坦言是退菌特和福美胂。記者調查發現,山東煙臺的蘋果目前在廣州仍照賣,不過價格稍便宜。
■新快報記者 曹洪梅
媒體報道
蘋果套藥袋生長增加農殘風險
據媒體報道,一種小作坊生產、無任何標志的藥袋被當地果農大量使用。這種藥袋將包裹幼果直到成熟。蘋果套藥袋后,幼果直接接觸到高濃度的殺菌劑,果皮上的皮孔會受到傷害壞死,內層紙上的退菌特或多菌靈藥劑遇到水溶解,且濃度很高,容易燒傷果皮發生藥害,更大程度上對蘋果產生影響。報道中,棲霞市果業發展局副局長郝文強表示,蘋果套藥袋,增加了果實農殘超標的風險。
不過,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北京市農藥檢定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京理化檢測中心、普尼測試等多家檢測機構,都表示難以檢測。目前尚無農業部正式的通知或公告,但業內普遍認為,福美胂和福美甲胂將被撤銷登記成為禁止使用的農藥。
據了解,今年3月,當地政府部門曾查處藥袋200多萬只,要求禁止使用藥袋。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這種藥袋仍在大量生產和使用,“并不斷呈擴大之勢”。
果蔬市場
每天有檢測沒聽說有啥問題
昨天下午,新快報記者來到廣州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江南果蔬市場,在水果區見到很多檔口都在擺賣新鮮的紅富士蘋果,批發水果的客戶來來往往,市場銷售未見異常;經過詢問記者得知這些銷售的蘋果主要產自陜西洛川和山東煙臺,“都是去年秋天采的果子,在冷庫里保鮮放到現在出售。目前,陜西蘋果正是下市的時候,價錢較貴一點;山東蘋果正是開倉上市的時候,所以價錢稍微便宜點”,檔主黃先生介紹說。陜西紅富士每斤均價在5元以上,山東蘋果稍微便宜點,均價不到5元。
蘋果質量有沒有保證?黃先生稱不必擔心,因為“產地會出示蘋果檢測合格的證明書。市場里的人每天也都會來抽查,每次取幾個蘋果樣品拿去檢驗,并沒聽說有啥問題”。
昨天記者就此事采訪了江南果蔬市場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稱,已經關注到了此事,但問題是報道中所稱的退菌特和福美胂未有定論,到底屬于化學藥品還是農藥;并且在種植過程中,使用了退菌特和福美胂后,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生長期,能否在蘋果表面形成殘留,殘留量是否在合格范圍內,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等,目前這些都還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對市場內的果蔬,我們仍然采取常規的抽檢措施,每天都會抽檢不少于200個的果蔬樣品,進行農藥殘留項目的檢測,目前一切都正常。等到上級部門公布正式通知或公告后,我們會采取相應措施。”
昨天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廣州市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并未對此事進行正面回復,只是稱目前并沒發現農殘超標現象。
專家說法
用藥袋有一定吸附殘存是否危害有待檢測
農業專家表示,退菌特是福美雙、福美鋅、福美甲胂的復配制劑,主要用于防治果蔬病害;成分中的福美雙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誤服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福美鋅與皮膚接觸會引起皮炎。福美甲胂則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福美胂,是一種防治植物病害的含胂農藥,對蘋果腐爛病有特效。省農科院果蔬所黃秉智研究員告訴記者,藥袋主要是用來防蟲、防病,蘋果直接跟藥品接觸,會有一定的吸附殘存,但其危害性要經過檢測后才能定奪。
相關新聞
浙江農業廳否認余姚慈溪楊梅
使用膨大劑
新快報訊近日,網絡傳言浙江余姚和慈溪兩地的梅農給楊梅打了膨大劑,引發眾多網友的驚慌和質疑。據“浙江在線”報道,余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前天在微博上作出回應稱:經省農業廳委托農業部、省兩家檢測機構抽樣檢測,余姚楊梅沒有使用膨大劑,可放心食用。
余慈兩地是寧波本地楊梅的主產區,其中產的荸薺種烏梅更是國內最著名的良種之一,深受廣大吃客的喜愛。余姚每年還專門舉辦楊梅節,熱鬧非凡。
眼見著今年的楊梅就要熟了,從6月7日開始,一則消息卻開始在微博上瘋傳:“今年吃楊梅要小心,現在余姚、慈溪等地的梅農已經開始給楊梅樹噴灑膨大劑,只留幾棵不噴給自己吃,希望媒體予以曝光,讓梅農手下留情。”
這條微博很快就被刪了,網友也從這起事件中抽身撤離。不過這個消息卻很快被傳統媒體和各大網站轉載。
面對越傳越烈的傳言,很多市民驚疑不定:余慈兩地的楊梅,到底還能不能吃?很多梅農更是擔心,今年的楊梅,還能不能賣出去?
據了解,浙江省農業廳6月8日已組織相關專家成立了3個調查組,當日下午即刻赴余姚、慈溪兩地進行調查。調查組隨機抽取了6個鄉鎮8個生產基地的20個楊梅樣品,委托部、省兩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結果均為合格,未檢出膨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