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低廉、含有大量添加劑的“五毛零食”包圍中小學經本報報道后,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些用面粉或豆制品加上各類添加劑炮制而出的“假牛肉”、“假雞翅”零食背后是一條低成本、高利潤的灰色利益鏈條,一家10平方米的小店靠出售這些低價零食月入超5萬元。
從生產機器,到香料、添加劑、包裝袋,再到所謂的“辣條QS生產許可”,“五毛零食”生產一條龍“服務”隱匿網絡江湖。有廠家員工稱,只要花3000多元購置機器,在自家院子里就可以立刻開工。
經銷商▶▷ 一個電話送貨上門
記者連續多日在東山口調查,發現大大小小售賣零食的小店多達幾十家。在中午和下午放學時,這些小店最熱鬧,身穿校服的學生一群群地進店消費。學生們買來的零食一包包花花綠綠的,這些食品有海苔王、水煮魚、日本魷魚、津津有味、辣天王、留香展翅等。
據一名店主介紹,香辣類零食銷量最大,每天能夠賣出幾千包,每包進價2毛錢,賣出去5毛錢,薄利多銷。學生們也只能買得起假肉干,廠家用豆制品做成形之后,再加上香料和色素做成的,成本較便宜,賣出去也便宜。
來自湖北的老李在廣州八一實驗學校附近的居民區開雜貨店多年。老李介紹,這些零食由外面的經銷商送貨上門,一般他們銷售得差不多了,就給對方打電話,對方就會送貨上門,他們就支付上批貨物的貨款。老李的小店每個月收入5萬元,除去房租水電等支出,純收入還有2萬元左右,“總比外面打工強”。
在東山口,老李這種小店的盈利額算是中等偏下的。老李說,地段最旺、門店最大的店面,每個月能夠賺十幾萬元,“學生錢不多,但是他們的錢很好賺”。
經過老李指點,記者在附近輕易地找到了五六家同類小店,這些小店規模最小的只有幾平方米,最大的有50多平方米。
在這些小店售賣的零食中,有的食品生產日期標注模糊,有的食品干脆就沒有生產日期。而大部分零食的生產日期不會標注在產品介紹里面,而是“見封口處”或是“見沿邊處”,但是找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在包裝袋上仔細尋找才能找到。
批發市場▶▷散裝薯片任意分裝
為了解學校周邊零食的相關情況,記者走訪了廣州零食批發市場一德路。一德路德誠綜合市場二樓有三四十家食品商行專門批發兒童零食,且近一半的商鋪都把用面粉、大豆等制成的假肉干擺放在商鋪門口或店內的明顯位置。
記者在一德路的德誠和海之星綜合批發市場內發現,前來進貨的商家對兩三毛錢的小袋零食頗為青睞。多名檔主向記者表示幾毛錢的糖果、薯片和豆制品類零食批發量最大。
“薯片十塊錢一斤,回去自己分裝成小袋的,很好賣。”一家主要經營膨化食品的檔主聽說記者準備在小學附近開一家小賣部時,熱情地推銷起了散裝薯片。該檔主介紹,薯片可以裝成1元一袋的,也可以裝成2元一袋的,味道與樂事、可比克差不了多少,“便宜又好吃。”而這樣自己分裝的薯片,往往沒有衛生許可證號、生產日期等標識。
在另一家經營兒童零食的店鋪,記者還看到各種在包裝內附贈卡片、玩具等東西的零食。店老板告訴記者,這種被稱為玩具食品的零食有薯片也有餅干,包裝內大都附贈有積分卡、小粘貼等,攢夠幾個即可免費兌換指定食品,非常暢銷。“卡片直接放在餅干內,不是很不衛生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老板直搖頭。“只要好吃、東西新奇,孩子就會喜歡,哪管衛生不衛生。”老板告訴記者,零食袋里的玩具、卡片,對孩子來說,甚至比零食本身更有吸引力,生意好的時候,他一天要賣幾十箱這樣的餅干和薯片。
廠家▶▷大超市門檻高產品進不去
記者在部分校園周邊的小店購買了24種暢銷的“五毛零食”,對24種5毛零食廠家進行了聯系,其中有2家企業電話失效,大多數廠家稱有專門經銷商,多數在佛山大瀝、廣州市內,并都聲稱“大多數稱沒出過問題”。
記者向某賣汽水可樂糖廠家表示希望做長期經銷時,他表示賣小零食確實生財有道,“0.26元的批發價,賣到市面可以賺一倍”。據介紹,這種零食的銷路特別好,有經銷商一個月曾賣出1000箱共10萬顆可樂糖。
某批發可樂味氣泡糖食品的老板稱,一個氣泡糖的批發價在0.23元左右,但記者表示擔心該類食品在有關部門排查時是否能過關時,他回答:“賣出去就賣出去了,對于食品是否安全不關我們事。”
一家賣欣榮留香展翅的廠家稱,四五十件才能送,運費另外算:“一件500袋,一件140塊,我們做了好多年了,不會出事的”。記者問到是否可以賣進超市時,其表示,這些產品通常不進大商場、大超市,那些地方門檻太高,查得很嚴,還要進場費,賺不了多少錢。小店不一樣,做得好利潤很高,我們有經銷商一個月能掙十幾萬元。”
■調查
投3000元便可開工產“辣條”
記者調查發現,“五毛零食”的灰色生產鏈條還隱匿于網絡江湖,大有野蠻生長之勢。在采訪中,有相當多的廠家表示不設經銷商,而是通過網上直接找上。
記者按照廠家的指點,找到了食品商務網的招商欄目,上面相似的上百家辣條企業招商。據介紹,很多這類招商網站已經成為小企業發布信息、招商代理的主要渠道,多數網站對企業的資質和產品質量并無審查,交一點費用就可以注冊。
記者登錄了一家這樣的招商網站,發現小食品的批發異常紅火,設有“辣條”、“辣片”、“調味面制品”、“膨化食品”專區,發布信息的廠家很多,集中在廣東潮汕地區,看地址基本是鎮村。
在招商網站的“辣條”專區,記者發現不少推銷“辣條機”的廠家,廠家人員稱,花3000多元購置機器,在自家院子里就可以立刻開工。據他們介紹,“多功能麻辣食品機”以面粉等為原料,采用“獨特工藝配方”,可生產出麻辣味、五香味、牛肉味、魚香味的條、片、塊、絲、排等不同形狀的休閑食品。
此類小食品是用面粉、豆粉、淀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為原料,經高溫雙螺旋擠壓膨化而成。1公斤白面可生產1.5公斤左右麻辣食品。以白面每公斤2元計算,做1公斤麻辣食品需0.7公斤,成本約2.6元(含調味料、電費、人工費用)。而且只需比較小的場地,最低投資2000元即可生產。同時他們還銷售混料調味機和小型真空包裝機等,3種機器售價總共不過3000元。據介紹,在除去所有成本的基礎上,廠家直銷價都在1.5角以上。
除了生產的機器,一些香料和添加劑以及包裝袋在網上都是一應俱全,在廣州市海珠區昌崗路的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供應麻辣條專用香精(紅燒排骨香精),“完全就是排骨味,面粉加上去就行了”。
記者發現,與五毛零食的灰色產業鏈相配套,還有人在網上兜售“辣條QS生產許可”,對方稱是專業的認證代理機構,“只要是河南境內的,都能給辦下QS許可證,不過現在查得嚴了,價錢也漲了,最低1.8萬元。
廣州市質監局相關人士介紹,廣州市比較少5角零食的生產企業。
■報網回響
@張美鳳-:雖說很好吃,但衛生情況真的很難保證。初三的時候還跟兩個朋友買了很多這種(零食)跑到學校去吃,那天是周末。
@虎二少:垃圾零食受害最大的是農村孩子,村子里的小店賣的都是些劣質包裝的垃圾零食。
@威海味道:家長控制不了孩子,孩子也控制不了自己,這事必須要從源頭去抓。
@MOTAR魔塔:我都叫好幾年了沒有人理……希望引起關注,相關部門嚴厲查處。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李春江 成希 彭文蕊 鄭佳欣
專題策劃 譚亦芳 專題統籌 鄭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