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羊城晚報》報道 今年5月底,因2.376噸依云礦泉水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依云礦泉水再次登上了國家質檢總局的“黑榜”。雖然依云數次就事件作出解釋,稱上述問題產品并非從官方渠道進口。但對消費者而言,疑慮遠未消除,公司除了堅稱產品完全合格之外,對于問題產品來自何方、為何會出現問題產品等關鍵之處,仍無法向公眾給出明確交代。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透露的信息,去年11月,有9.6噸依云天然礦泉水因亞硝酸鹽超標被銷毀,其進口商為北京盛世唯嘉商貿有限公司。去年1月,由北京四海致祥國際貿易、北京曼博格酒業、北京本全天元貿易進口的8批次共80.44噸依云礦泉水,也同樣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早在幾年前,依云已三上“黑榜”。資料顯示,2006年8月、9月和2007年5月,依云被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查出細菌總數超標。對此,依云方面解釋這是標準不同造成的,細菌總數在國際上并非是對天然礦泉水的必檢項目。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在屢次出現問題后,依云只是一再強調自己的產品合格。有業內人士評價,到目前為止,依云對非官方進口渠道的存在完全不作為,沒有給出任何解決方案。因此,可以想見的是,只要非官方進口渠道還存在,問題就會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