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韓 振
記者近期在重慶調查發現,某些駕校教練對學員吃、拿、卡、要,一些學員在學車過程中,為了能夠順利拿到駕照,往往選擇乖乖就范。
教練吃學員方式多端
重慶市民王先生近日向記者反映,他在重慶金強駕校學車過程中,有部分教練向學員“吃、拿、卡、要”的情況,給錢的學員能夠長時間練車,不給錢的學員則受到教練的故意刁難。
記者調查發現,汽車駕校教練吃、拿、卡、要幾乎成為行業的“潛規則”,而且方式也變化多端:
一是巧立名目。西南政法大學一大三學生向記者透露,他們在學校附近某駕校報名時,駕校明確表示除了報名費外,不收取其他任何費用,但實際上還收取所謂的洗車費。倒桿、場地和路訓都由不同的教練來教,學員每學一項均被要求交洗車費,不交洗車費的學員,則被要求親自洗車。而被收取的這筆洗車費,實際進了教練的腰包。
二是吃飯提錢。重慶渝北區一駕校學員告訴記者,每次路訓和參加考試時,教練都會帶她們去固定的飯店吃飯。而這些飯店價格往往高于一般飯店。而且,他們親眼看到飯店老板塞“回扣”給教練。
三是行為暗示。在九龍坡區一所駕校學車的學員告訴記者,在學車的過程中,教練往往會有行為暗示,對那些沒有“表示”的學員惡言相向,而一旦學員通過送錢、物或者請吃飯等方式給予相應的“表示”,教練的態度立即會發生180度的大轉彎。
薪水低待遇差成禍源
駕校教練為何“放下身段”吃、拿、卡、要?記者調查發現,教練薪水低、待遇差、工作累,以及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記者通過多名駕校教練了解到,一般的駕校教練一個月的薪水僅2000余元,多則也不會超過3000元。有的駕校規定教練的基本工資為1200元,每有1名學員通過考試,則可提取50元—100元不等的獎勵費,而所有的錢加在一起,也不到3000元。
除了薪水低外,教練的日常待遇也普遍不高。這些教練告訴記者,他們住的是臨時搭建的簡易活動房,里面只有1張床,日常生活非常單調。雖然駕校承諾包吃住,但僅包括午餐和晚餐。另外,五險一金之類的社會福利,也只能在工作半年之后才能夠享受。
行業監管亟待加強
由于薪水待遇低、教練招聘難,所以一些駕校對教練的吃、拿、卡、要聽之任之,也是這一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
據九龍坡區一駕校負責人透露,駕校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對教練進行罰款或者開除。“教練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我們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制度。并且開除違規教練,也并不意味著能找到更好的教練,駕校耗不起時間,也耗不起精力,只能平時對他們加強教育。”
而主管部門又是如何對教練進行監管呢?九龍坡區運管所所長漆君告訴記者,運管所主要通過加強對駕校的監管來管理教練。我們要求各個駕校建立完善的教練獎懲制度,還要求駕校和教練簽訂《陽光教學真誠服務承諾書》,同時在駕校場地設置投訴管理公示牌,將駕校負責人及投訴電話公布給廣大學員,目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廖成林教授建議從三個方面解決該問題:一是有關部門制定更為明確和細致的處罰制度,引進聲像等高科技設備監控,加強明察暗訪的力度;二是制定更為合理的駕校與教練利潤分配機制,提升教練的薪水待遇;三是鼓勵學員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建立社會化監督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