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08網上海8月27日電(記者王淑娟)古井貢酒因在半年報中披露花費數千萬元購買食用酒精而陷入了“酒精勾兌”的質疑中。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白酒行業允許按照一定的標準用食用酒精釀造白酒,白酒行業應加強正面宣傳,讓消費者理解不同檔次白酒的生產工藝,從而明白客觀地做出消費選擇。
古井貢“酒精勾兌”風波引質疑
古井貢酒近期披露了2012年半年報,報告中“從實際控制人的附屬企業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以市場價格采購酒精4551.49萬元”的數據引人關注。
查閱古井貢近年來的年報可以發現,2009年古井貢開始從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購酒精,采購金額1542萬,2010和2011年,食用酒精采購量飆升至4273萬元和4579萬元。而2012年上半年,其采購金額已達4551萬元。
上半年花費數千萬元購買食用酒精,令市場質疑古井貢部分酒品是由酒精勾兌而成。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嘩然,也在資本市場上引發波瀾。
8月23日,古井貢酒(000596.SZ)以40元/股低開之后,盤中一度跌幅達3%,最后以39.24元/股收盤,全天跌幅達2.41%。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8月24日,古井貢酒的股價再次快速下挫,盤中最高跌幅近6%。
27日早盤收盤,古井貢酒收報于35.72元/股,跌幅達4.97%,創下5月份以來新低。
白酒企業應明示產品生產標準
26日晚間,古井貢酒發布公告進行了澄清說明。古井貢表示,公司的古井貢酒及年份原漿系列均按照古井貢酒傳統工藝純糧固態發酵生產,均未添加食用酒精等任何外來發酵物質;但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公司部分低端產品采用固液法生產。
記者了解到,我國對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態法白酒制定了嚴格的標準。第一是固態法白酒國家標準,第二是固液法白酒國家標準,第三是液態法白酒。其中固態法白酒要求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所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而液態法白酒則規定可在食用酒精中加入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調成白酒,最后一種白酒則是以固態法白酒(不低于30%)、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
業內士人指出,我國白酒業允許用一定標準的食用酒精釀造白酒,但眾多企業出于各方面考慮,不在產品外包裝明確標注生產明細,披露不夠令白酒企業的誠信受到消費者質疑。
“此事并非食品安全問題,而是公司不同檔次產品采取不同生產工藝標準的問題。”國金證券分析師陳鋼表示。陳鋼指出,由于消費者對“酒精勾兌”談虎色變,因此白酒企業在產品宣傳上很少正面宣傳固液法白酒生產,而多以純糧固態發酵宣傳為主。實際上,固液法生產是白酒行業一種通用的生產方法,尤其是在低檔酒產品中,其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包括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和行業內知名企業及機構。
對此,業內人士呼吁,企業應對固液法白酒生產做更客觀的宣傳,讓消費者理解不同檔次白酒的生產工藝,從而明白客觀做出消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