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萬元“美白針”無效 女屌絲怒向亞韓維權
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張劉薇子 路紫琳
一下變成“白富美”,可能大多女屌絲對此都抱過幻想。“富”起來一時很難做到,如花錢打支“美白針”,讓自己一下“美白”起來,看來好像也蠻不錯。家住寧鄉的肖女士就抱著這個想法,揣著自己打工賺下的一萬二千多元“血汗錢”來到長沙亞韓美容醫院打了數天的“美白針”,事后她卻感覺沒有絲毫效果,如今想找醫院討說法也遲遲沒人回應,無奈之下只好撥打本報熱線求助。
萬元“血汗錢”打了“美白針”
“為了這個‘美白針’,我的大部分積蓄都搭進去了。”談到花掉的一萬二千多元,肖女士很無奈。她是長沙寧鄉人,在廣東打工,辛辛苦苦賺錢只為能美白變漂亮。今年8月,她揣著打工賺來的辛苦錢去長沙亞韓美容醫院打了一個療程的“美白針”。
“一個療程十天,每天都過去輸液,一共花了一萬二千六百元,醫生說打三四針就能見效,我把十針全部打完了卻一點都沒變白。”肖女士說,事后因感覺沒有美白效果,她找過醫院,而跟她溝通的醫生稱,需要再等幾天。因為急著去上班,9月2日,肖女士從長沙趕回了廣州。“現在覺得自己好傻,以為亞韓名氣大,不會騙人,而且要一千多元打一針應該會有效,結果沒絲毫作用,我懷疑給我打的是假藥。”
“現在一晃半個月過去了,醫生說等幾天就會出來的效果也沒出現,我多次電話跟醫生溝通,醫生只說讓我等,后來電話都不接我的了。”肖女士說。
亞韓聲稱沒保證過她有效果
9月13日,記者以顧客身份來到亞韓美容醫院,接待記者的就是先前接待肖女士的歐陽麗。
歐陽麗稱,“美白針”是他們醫院自己調配的,一個療程十針,可以連續打十針,也可以每隔幾天打一針,效果因人而異,一般打了三四針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效果。她介紹,“美白針”絕對沒任何副作用,成分跟其他醫院差不多,主要成分是維C、谷胱甘肽等,他們醫院根據經驗調配出的濃度和比例,能保證最佳效果。“最便宜的一萬二千六百元是國產的,進口的要兩萬多。”歐陽麗說。
當記者表明身份后,該醫院行政院長劉志靜聲稱,“亞韓醫院沒有保證一定有效果,只能說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有效果。顧客說沒效果那只是個人看法。”當記者表示希望了解肖女士在長沙亞韓美容醫院花了一萬二千多元打的“美白針”是什么成分時,劉志靜一再表示不能公布“美白針”的成分。
專家說法
“美白針”成分都是常用藥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年研究整形美容課題的博士生導師龍劍虹教授告訴記者 ,根本就沒有什么“美白針”,藥監部門也從來沒有批準過醫院開展打“美白針”的項目。通常而言,所謂的“美白針”是幾種能抑制黑色素的藥物調配在一起,再通過靜脈注射,從而達到提亮膚色的效果。所以亞韓美容醫院給肖女士注射的所謂“美白針”到底是什么成分,其他人無法作出判斷。龍教授介紹,所謂的“美白針”大多是維生素C、谷胱甘肽等幾種抗氧化的成分,這幾種成分都很常用,價格并不貴。
律師提醒
美容前最好就美容效果簽訂協議
湖南睿邦律師事務所的劉明律師介紹,肖女士如果想維權,關鍵是要看事先簽訂的協議里有沒有關于效果的約定。如果有約定,那么肖女士可拿著協議維權。如果沒有效果約定,肖女士則可能面臨維權難的難題。
“整形美容屬于新興行業,國家法律對此存在相關空白,關于效果也沒有一個相關標準進行衡量,因此消費者在這方面存在維權空白的問題。”劉明提醒,市民在整形美容前要看清提醒說明,同時盡量與醫院簽訂具體的事前協議,在協議里約定好效果、費用、后期治療等一系列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