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稻香村”專供單位采購
兩名嫌疑人被判刑
河北稻香村一經理參與造假
本報訊(記者王秋實)中秋節將至,一些不法商人為了獲利,打著知名品牌的旗號私自生產大量月餅,專售單位采購。昨天記者獲悉,海淀法院審結一起生產、銷售假冒“稻香村”月餅案,被告人王某、周某分別因假冒注冊商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及4年2個月,并處罰金30萬及25萬元。
3人合謀生產假稻香村月餅
周某在2007年的時候創辦了一家食品廠,在做生意的過程中認識了王某。2011年5月份,王某邀請周某一起去參加月餅訂貨會,在那里,他們認識了吉某。
“吉某給了我們幾個稻香村月餅的樣品包裝盒,”周某供述稱,“會議結束后他找到我們,得知我的工廠有制造月餅的機器后,就說想一起合作制作一些假的稻香村月餅。”三人商量后,決定由周某和王某各出14萬元資金,吉某負責銷售,掙的錢3人平分。
廠里生產的月餅不能吃
幾天后,3人找到一個做紙盒子的廠家,讓廠家按照吉某提供的樣品做一批紙盒。“紙盒廠要我們出示‘三證’,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后來吉某拿來了這些證件,”王某供述稱,“我們也不知道他從哪里弄來的這些證件。”后經查明,吉某是河北稻香村的區域銷售經理。此后,吉某還找來同樣曾任區域經理的高某及被停職除名的李某負責在北京的銷售工作。根據河北稻香村公司出具的證明,該公司從未授權吉某使用稻香村商標。
3人在紙盒廠一共訂做了12000套紙盒,樣式全部是河北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中秋月餅禮盒產品的品名。王某在庭審中說,月餅都是在周某的廠房里生產的,沒有任何法律手續,就是黑加工點私自制作,衛生條件很簡陋。連工廠的工人都證實說,“廠里生產的月餅不能吃,因為衛生條件特別差,沒有消毒工具,蒼蠅很多。”
假月餅銷售青睞單位采購
這個黑工廠一共制作了1萬多盒月餅,從8月初開始將包裝好的月餅運到北京昌平區的一個庫房,然后在西三旗農貿市場設了個稻香村攤位銷售。為了掩人耳目,吉某要求柜員平時在柜臺上擺放銷售的都是真的河北稻香村月餅,只有在大單位集體采購時,才把客戶叫出來單談賣假月餅。周某說,生產一盒月餅的成本要三十多塊錢,賣的時候每盒從六七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
2011年8月30日,周某、王某伙同吉某(另案處理)在北京市海淀區等地以人民幣18萬余元的價格向他人銷售大量假冒河北稻香村牌月餅時被民警抓獲,當場在其位于昌平區的庫房內及其使用的貨車內,起獲當日交易用月餅以及儲存待銷售月餅共計4740盒。經鑒定,上述月餅均系仿冒河北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月餅禮盒產品,案值共計人民幣27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