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后一天,大甩賣,流淚不留貨”——在這個雙節黃金周,不管你去到哪里,只要有商家的地方,你一定沒少聽過這樣的叫賣和推銷。
但是你會發現,這樣的促銷又實在太過熟悉了,比如一張“最后一天”的推銷宣傳廣告從年初一直掛到現在,最初的大紅紙已經泛黃了還在宣稱這是“最后一天”“流淚不留貨”。
有些商家甚至以重大節日打折促銷為幌子,將大批積壓多時的劣質產品推向市場,抑或虛構原價、虛假優惠,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斤短量等手段,昧著良心賺取自己我們這些“上帝”們的辛苦錢。
【點評】如此拙劣而懶惰的營銷依然能夠奏效,一方面當然因為消費者不理性的消費觀,但我們沒有理由指望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夠在利益誘惑面前保持清醒。如果沒有到位的監管,即便再拙劣的營銷,依然會找到生存的土壤,依然會蠶食市場的健康與部門的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