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珠寶3折甩賣調查 價格虛高已成行內潛規則
一款標價43.8萬元的緬甸翡翠玉鐲,在大型百貨高檔珠寶區折后售價僅為26.28萬元,差價高達17.52萬元!記者在黃金周期間走訪廣州白云新城、天河城、北京路等多個珠寶鉆飾熱銷的大型百貨商場,發現“打折”是今年珠寶消費的第一關鍵詞,有國外高檔珠寶最低達3折甚至更低。原價虛高已成為珠寶行業內的潛規則。動輒幾千上萬元的差價如何形成?誰來為虛高的珠寶價格埋單?
調查
43.8萬元翡翠折后26.28萬元
黃金周第一天,在廣百二樓的珠寶專區,景福生專柜一款標價43.8萬元的高級緬甸翡翠的價格標簽上,套了一個明顯的紙牌寫著大大的“打折”。該柜臺售貨員介紹:“雖然這款高級玉鐲價格不菲,但國慶期間公司讓利給您打6折,售價僅為26.28萬元。”折后價格與原價的對比令記者瞠目結舌——打折前后差價竟高達17.52萬元!
記者隨后幾日在白云新城、天河城、北京路等多個珠寶鉆飾熱銷的大型百貨一路走訪,發現“打折”是今年珠寶鉆石消費的第一關鍵詞。在白云新城的意美意珠寶店內,一款翡翠玉鐲標價上萬元,售貨員稱“現在打5折,再加上商場的整體返利促銷,不到5000元就能拿走”;在番禺臻寶鈺某珠寶專營店,翡翠買300元送150元,同時還有抽獎、買贈等活動,算下來一只千元左右的翡翠飾品只用3折的價錢就可以到手;還有珠寶商推出特價區,上千元的翡翠手鐲388元就有交易,標稱天然瑪瑙的手鏈只需68元,相當于2折銷售。
原因
商家商場“聯手”推高價格
記者調查中發現,黃金周的打折促銷之所以可以低至3折,除了小品牌珠寶商價格虛高外,在知名珠寶商家與大型百貨商場之間,還隱藏著一場“扣點博弈”。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大型百貨商場的品牌珠寶往往比同品質小品牌珠寶貴。這是由于大商場統一收銀,且珠寶柜臺絕大多數與商場采取“聯營扣點”的結算方式。在珠寶柜臺日常成本費用中,商場扣點是最大頭,一般扣點約25%~30%,且整個營業款項一般要兩三個月后才結算,這就給珠寶商極大的資金壓力。
比如說,消費者在商場買了一款珠寶首飾,其中稅收等費用大概占15%,商場的扣點大概占25%,光這兩項費用就占了40%。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一款珠寶首飾,珠寶商可以得到60%的利潤,不過這60%的資金還要被占用兩到三個月,若算上利息支出及珠寶商需要支付的其他費用,珠寶價格就更高了。
插曲
外貿疲軟內銷求生加劇價格戰
家住番禺的鄒阿姨原來做珠寶外貿生意,但今年開始外貿只占很少一部分,“出口現在不太好做,往年上半年就把圣誕訂單賺夠了,但今年國內的銷量反而上來了”。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美國等國家的買家采購意欲有所下降,在玉石、鉆石價格上漲的同時,一些買家向廠家提出5%~10%的壓價,甚至提出延長1個月左右的付款期限,這令不少同行信心不足。外貿市場疲軟,只好打內銷牌。國慶黃金周一向是婚嫁消費品的熱銷期,因此商家拋出多種折扣促銷方式拓展內銷市場。
然而,珠寶的競爭也正逐漸升級。鄒阿姨說,近一兩年,市場已經趨于飽和,而進駐珠寶廣場的商家卻一直在增長。剛入市求生存的商家競相以低價拉客,老商家為保護份額也加入到價格爭奪戰中,折扣就越打越低。
深度
珠寶價格虛高已成潛規則
珠寶天價出售,成本究竟占到多少呢?番禺鉆匯廣場的行家透露,拿售價在幾百元到幾千元的玉石來說,其成本與成交價的比例為1∶2~2.8。也就是說,消費者2800元買到手的一只玉鐲,在珠寶市場的批發價可能只有1000元,而其成本按各項指標因素計算,很可能更低。
“其實,一些小的商家先虛高再打折,已經不是行內秘密了。”陳經理說,“不過,除此之外,玉石、鉆飾價格走高還有一個原因,即資金占壓。克拉鉆不是每天都賣得出去,資金滾動相對較慢,這也無形中抬高了鉆石的價格。此外,鉆石珠寶的安防費用也比較高,這些都會體現在價格中。”
據了解,商家從批發回來到賣給顧客,中間經歷了幾層環節,其中有商場扣點、宣傳推廣費用、人員工資、裝修折舊等,而每項費用都會體現在價格中。 據《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