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瑩報道 洗手液在近年來正在代替香皂,成為百姓家中的尋常洗滌用品,對于它的清潔殺菌作用,不少人都是深信不疑。可近日,上海市質監局公布的抽檢結果顯示,上海白貓專用化學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20127011的“白貓”護手洗手液(規格型號:4kg)pH值不合格。 PH值又稱為酸堿度,可反應吸收后對人體皮膚的刺激性指標,酸性太強或是堿性太大對皮膚均有刺激作用,而PH值不合格,也就意味著洗手液在殺菌的同時也傷手。
記者走訪了沈陽的多家超市發現,貨架上擺放的洗手液品牌有近十個,不少產品更是都打著殺菌、潤膚的字樣,其中并沒有發現有不合格批次的白貓護手洗手液在售。 居民王翰介紹,“洗手液在百姓家中都很常見,泵壓式的也方便,就是價格貴了點。 記者對比發現,大多數品牌的洗手液價格都在15元到20元之間,與香皂3元左右的售價相比,洗手液是其5倍。
而實際上,洗手液的主要成分為一種叫做對氯間二甲苯酚的酚類消毒劑,濃度一般為0.1%至0.4%,在洗手液的有效期內,可以保證它的殺菌效果,可一旦超過了有效期,殺菌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在購買洗手液時,除了品牌、功效、氣味等因素值得關注外,有效期、溫和與否都應當值得消費者關注,對于家中已過期的洗手液應及時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