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賣多少難求證網絡大堵車怨言多
子虛烏有光棍節被成功策劃成網上狂購節
來自阿里巴巴集團官方的數據顯示,昨日零點過后30分鐘,天貓購物節期間支付寶交易額已經達9.3億元,“相當于8月全香港日零售總額”,這一數據也高于廣州本地友誼、廣百、天河城百貨、摩登、新光、東山百貨、海印又一城等7家百貨黃金周期間的銷售總額(約7億元)。原本子虛烏有的節日變身購物狂歡節,電商、品牌商和消費者的狂歡體驗如何?專家如何看待這場網絡營銷大戲?
文/記者盧迎新(署名除外)
電商紛出奇招抱團戰“雙十一”
截至昨日下午1時38分,天貓[微博]11·11購物節支付寶[微博]銷售額已經達到100億元。而相關數據顯示,美國最大的網上購物節——網絡星期一去年的交易額是12.5億美元,約合78 億元人民幣。
同樣來自阿里巴巴[微博]集團官方的數據稱,11日早上8時16分,僅持續8個小時的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支付寶交易額已經達到50億元,接近去年雙十一全天淘寶和天貓的總交易額。
除了阿里巴巴旗下“一家子”的天貓、淘寶和聚劃算,今年的“雙十一”不再是阿里系一家的孤獨狂歡,蘇寧易購[微博]、當當、國美等電商巨頭也紛紛加入。有意思的是,為了搶占今年的周末雙十一市場,電商們紛紛根據自己的特點拋出“一招鮮”。
記者體驗:
天貓凌晨2時后順暢
考慮到上次“雙十一”促銷期間支付寶塞車的窘況,記者昨日將購物時間延后至凌晨2時左右,凌晨2時43分,記者在天貓網某化妝品旗艦店以279.9元成功購買一支護膚品,由于支付寶余額不足,記者通過建設銀行的網上銀行賬戶進行在線支付。支付過程除了跳轉至建行頁面時網頁花費了10秒才能打開之外,并未見太明顯的不順利。
然而,記者昨日凌晨登錄新浪微博,卻看到不少博友吐槽。不少網友發帖發微博稱,天貓商城網絡擁堵嚴重,支付環節無法完成。有消費者則反映,之前收藏的商品在0點過后被下架。網友“蘭馨抒屋”凌晨1時稱:“悲催的雙十一,天貓購物至現在,竟然付不了款!
另一位網友則發微博訴苦:“買了三件東西用了兩小時,付個款太難了!”
品牌商:
“聚石塔”緩解壓力
去年雙十一期間的系統擁堵令很多品牌商心有余慮!拔覀兗尤氚⒗锛瘓F的‘聚石塔’項目,訂單處理速度起碼快100倍!碧熵埬称放频南嚓P負責人表示,“此外,我們在廣州、上海兩地和淘寶倉分倉發貨,降低區域物流爆倉堵塞風險!
而廣州本地某傳統服裝品為了備戰雙十一,實行了100個客服一人一個旺旺號碼,分10組,每小時分組PK成交率、連單率等新措施。該品牌電子商務部總監徐立坦言,當晚在第一個小時就突破了200萬元的銷售額。她告訴記者,雖然今年購買了阿里集團的“聚石塔”項目,但擁堵還是存在,但比去年好很多!叭ツ旰芏嗌碳遥M者放到購物車里面的商品到了凌晨之后就下架了,今年的情況好很多!彼f。
專家說法:
數據缺乏第三方證明
“光棍節”原本并非一個節日,2009年以來,各大電商競相涌入這個節日,自此“光棍節”與網購“聯姻”,變身“購物狂歡節”。
“電商將一個原本并不存在的日子包裝成購物節,這是一種營銷手段。”為中大EMBA班主講“電子商務與信息管理”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帆教授表示,“網絡購物的確代表了未來的趨勢,但該集團公布的許多數據,包括銷售額等,并沒有第三方的證明。”
王帆教授認為,畢竟各家網商公布的銷售數據僅是一天或幾天的數據,而許多消費者也是沖著這一天的低價扎堆購買,平日的銷售情況如何并不清楚,但“這次網購事件充分說明了電子商務的威力,對于經濟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對于傳統零售業的沖擊卻是巨大的!
記者手記:
“親”要
“親”到實處
“買了三件東西用了兩小時,付個款太難了!”
“為了省錢犧牲周末睡美容覺的時間幫襯生意,結果最后網銀崩潰!”……
昨日,全民網絡大血拼午夜上演,盡管今年不少品牌商提前著手準備,但各方之前一直擔心的網絡堵車狀況還是出現了,各種狀況各種吐槽零點之后頻現網絡。一句話,網購的消費者體驗還有待提升。
記者認為,時至今日,除了低價之外,電商們的售前和售后服務,應該繼續與時俱進。若電商們想走得更遠,除了低價之外,還得增加更多的“親切政策”才行,“親”不是叫一聲就完事了,還要真的“親”才行!
電商“雙11”駁火
快遞公司hold得住
本報訊 (記者李天研)這邊廂,“雙11”電商購物節創出銷售天量,快遞公司hold得住嗎?去年快遞公司“爆倉”引發的消費者投訴言猶在耳,今年快遞公司準備如何應對?
提前準備遇忙不亂
去年“雙11”有快遞公司“爆倉”導致包裹延誤,多位快遞從業者分析,原因不是快遞員不夠,而在于中轉中心分揀包裹的速度跟不上。
總結去年的經驗,快遞公司今年大幅擴容中轉中心,添置車輛,提高包裹吞吐的能力。韻達快遞赤崗分公司負責人張俊介紹:“去年廣州地區只有白云區一個分撥中心,今年公司在每一個區都增設了分撥中心!绷硗猓具以購買、加盟和租用等方式增加了一倍的車輛,應對臨時激增的貨運壓力。
有公司選擇以數倍于去年的投入加派人手。中通速遞公司荔灣黃沙站經理侯文豐說:“廣州地區中轉中心去年才兩三百人,今年增加至1000多人。如果業務量實在太大還會采取兩班倒甚至三班倒工作。”平時只動用約6成的員工,圓通[微博]速遞番禺市橋分公司負責人張先生預計“雙11”期間要全員上陣,平日傍晚六七點才交貨,這幾天得提前到下午1時就要開始操作。
包裹雖倍增價格如舊
“我們合作的一家化妝品公司,平日一天大約100件包裹,‘雙11’他們預計增加到25000件以上,但由于是小件商品,估計問題不大!表嵾_快遞赤崗分公司負責人張俊說。中通和圓通等快遞公司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在廣州市區,快遞公司采取密集式布點,即使包裹數量翻幾倍也hold得住,頂多延遲一兩天到貨。
業務量激增,快遞公司會不會乘機漲價?受訪的三家快遞公司一致表示不會。
中老年網購達人
最愛:便宜+穩妥
“40后”網購達人從家電筆記本到澳門小吃統統網上搞定
昨日凌晨開始的電商“光棍節”促銷中,漏夜掃貨的不僅是年輕人,55歲以上的中老年購物人群也默默在點擊和付款。媒體從業者全先生爆料,自己的老爸光棍節前夜花了一整晚在網上比價,挑選心儀的鬧鐘;退休公務員梁阿姨則告訴記者,平時忙著帶孫子沒空逛街,看見京東光棍節促銷的牛皮棉靴才150多元,毫不猶豫“拿下”;年過80歲的中大退休老教師王老師的學生告訴記者,老師的兒孫們遠在國外,平時購物不方便,委托他購買兩套保暖內衣快遞到家……
網購風潮已經開始悄悄蔓延至50~80歲的中老年人群,記者調查則發現,中老年網購達人“最愛電商”的必備要素包括:價格夠抵、支持貨到付款、退換貨方便等。
“40后”的網購生活
“我們這代人為了5元都會討價還價,如果便宜100元,1000元,吸引力是致命的!薄40后”網購達人張教授坦言,網絡購物對自己最初的吸引力,來源于“具有競爭力的低價”。
前年,張教授的舊筆記本電腦突然“罷工”,那時他正好急用電腦,情急之下請學生在一家電商網站買了筆記本電腦,沒想到比市場價便宜了近900元,堪稱“跳樓價”。用了一年后,張教授的筆記本運行正常,從此張教授夫婦倆開始頻頻托學生幫忙網購!艾F在家里從家電到澳門小吃,甚至包括孫子的衣服、玩具還有手推車,我們都在網上買!
低價是第一要素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開始熱衷網上購物的人群中,四五十歲以上,甚至年過古稀的中年和老年人群正在日益增多。
中老年網購人群青睞什么類型的電商網站?記者以“您會到怎樣的購物網站購物”為主題,隨機采訪了20名有網購經歷的50歲以上人士,發現最受他們青睞的電商網站普遍具備價格夠抵、支持貨到付款、退換貨方便等要素。
價格夠抵是中老年人群網購的重要原因和最初動力。受訪人中,16人將“價格”排在考慮因素的第一位。 其次,95%(19人)的受訪人士坦言自己沒有在線支付工具,他們相信“看到摸得著再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