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劉麗麗)年底臨近,體檢人數隨之激增,此時也正是檢驗一家體檢中心好壞的時刻。近日有市民向中國經濟網反映,慈銘體檢中心服務態度惡劣,體檢過程敷衍了事,體檢結果失實。更荒唐的是,高女士已于4年前切除的膽囊在體檢報告中重現。有受檢者表示,走進慈銘體檢就好像是進了快速加工制式的工廠,并感嘆這種“文化快餐”實在可怕。
服務差 半分鐘查視力成快餐文化
“這么多項目也沒人引導,大部分人根本就兩眼一抹黑!關鍵是所有醫生服務人員像跟你有仇似的,沒人聽到一句親切溫暖的話,沒有一個笑臉。”最近去慈銘望京部做體檢的劉女士說。
排隊是受檢者又一大頭疼的問題。郭先生9點半到公主墳慈銘時,已人滿為患,護士正在大聲呼叫安排。
而最讓受檢者最無法接受的是,體檢結果嚴重失實。李先生表示,他前去慈銘查視力,半分鐘就查好了,但結果雙眼全是5.1,與其真實視力存在明顯偏差。
另據《北京晨報》報道:呂女士母親高女士的膽囊已在4年前手術切除,但近日在慈銘體檢后,呂女士卻發現母親體檢報告中赫然寫著“膽囊大小形狀正常”。事后慈銘表示:“儀器沒有問題,就是往系統輸入時可能因項目太多,一時疏忽弄錯了,無論怎么說,都是不應該的。”
受檢者:公司選的 沒辦法
體檢作為一種保障個人健康重要的預防環節已經廣泛受到國人的重視,個人會主動團購價格適中的體檢,公司每年也會組織員工體檢,但是,個人可以自由選擇,而公司指定哪家體檢機構員工沒有權利選擇。因此,當慈銘體檢被爆出問題后,很多受檢者無奈表示:公司選的,沒辦法啦。
網友李大胖的幸福生活就說:“俺們集團都在慈銘!”網友愛娃娃的小小也說:“我們公司也是這家了,所以每年我必須還要自己去體檢一次。”網友Valeriahu稱:“我們公司所有人在慈銘都查出“甲狀腺腫大”,要求自費檢查。”
受檢者對于公司所選體檢機構服務差也總結了自己的看法。網友張思謙w說:“現在體檢良莠不齊,一般企業集中體檢的都比較敷衍了事。”網友偶就是小財神認為:“民營的這種體檢,很多時候他們覺得不是用戶自己掏錢的,是企業掏錢給員工體檢,體檢的時候特別隨意,老百姓要體檢還是去三甲醫院的體檢科。”
網友:越做越爛是一種普遍現象
伴隨服務人群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各種行業問題突顯:一些機構重數量與經濟效益、輕質量與服務水平。對于慈銘體檢這樣規模較大的公司,被爆出種種服務與質量問題,網友王老君雜貨鋪表示:越做越爛是一種普遍現象。
網友一種思想的困惑就說:“現在體檢,人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差,時間越來越短,結果越來越人質疑,價格越來越高。”網友清都山水郎—也說:“打品牌時裝樣,靠回扣開發客戶,有點品牌效應了,就開始不要臉了。開始暴露自身管理水平的脆弱了。這種所謂的醫療機構就是黑店!”
體檢機構服務質量下降而不去改善,只能說是一種“自殺”行為。網友阿利愛騎小踏板說:“去慈銘這種地方就是為了比綜合醫院的服務和環境更好,不限制人數瘋狂接客的代價就是服務質量下降,一定程度上限制人數產生的損失和這次品牌危機的損失孰重孰輕顯而易見。”網友BG-Sneakerhead說:“不止這一家吧,在這些地方體檢,無外乎感覺就是走過場,沒有權威性可言,還深深的體會到了,人感覺變回了動物的模式,上流水線般完成每一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