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6日訊(記者 栗天瑞)近日,一則《格蘭仕炮轟國產滾筒洗衣機暴利》的新聞引發業內的諸多爭議。家電協會和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堅稱滾筒洗衣機售價合理,而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則力挺“暴利說”,稱售價4000元以上的滾筒洗衣機利潤高達50%。
近日,格蘭仕新聞發言人陸驥烈對外界表示,當前滾筒洗衣機價格居高不下,或有暴利之嫌。他透露,部分企業甚至采取“國外便宜國內貴”的定價策略。“近幾個月的海關數據顯示,一些企業出口到東南亞和南部非洲的滾筒洗衣機價格低至95美元,折算成人民幣不過600多元。”
“暴利說”一經拋出,立即在業內引起激烈爭議。12月4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針對“暴利說”發表聲明,稱格蘭仕引用的數據完全失實。在該聲明中,家電協會引用海關出口數據,稱今年1-9月我國累計出口全自動滾筒洗衣機525.5萬臺,累計出口金額118750.9萬美元,每臺平均出口價格為225.9美元(約合1407元人民幣)。“這225.9美元的出口價格也只是產品的離岸價格,并未包含運輸、零售、稅收等方面的費用,與國內市場的零售價格不能直接做比較,這樣的比較是誤導市場。”
而《每日經濟新聞》從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奧維咨詢了解到的數據是,目前滾筒洗衣機的出口平均價格只有100美元(約合623元人民幣),但國內市場零售均價則達到3000元人民幣以上。
記者發現,格蘭仕在引用數據時側重提“東南亞和南部非洲的滾筒洗衣機價格”,家電協會稱引用的數據來自“海關”,而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來自對市場的調查數據。
企業、行業協會、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分別給出了三個不同的數據,到底誰的數據最權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三方數據來源均有事實依據,但海關的數據或更權威,第三方機構的數據來源市場,或較為客觀。出現“打架”現象很可能是“三方所取的角度不同”。
該人士同時指出,即使以家電協會提供的海關數據來算,國內滾筒洗衣機仍存在暴利空間,“若每臺滾筒洗衣機出口均價為225.9美元(約合1407元人民幣),與國內動輒3000元以上的售價相比,利潤空間也翻了一倍,況且225.9美元是企業附加了利潤值后的價格,沒有哪個企業會做賠錢的買賣。”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滾筒洗衣機價格不存在暴利,“那些生產滾筒洗衣機的企業,基本沒有業績好的。”此外,他強調,商品的價格還要綜合考慮定價、品牌等各種因素。
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則認為,國內普通家電的利潤率在30%左右,而售價4000元以上的滾筒洗衣機利潤則高達50%左右,“在家電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高端滾筒洗衣機仍能保持如此高的利潤,不能不說有暴利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