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望 廈門報道
“健康年送瑞年”,這句從江蘇無錫發展起來的瑞年國際(02010.HK)的廣告語,廣為人知。2月22日,這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徘徊在2.5港元,微漲0.402%。但是,有跡象表明,瑞年未必送健康。
2月21日下午,遠在福建廈門閩福順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軍平簽收了一份來自國家質監總局的郵件。
林軍平收到的是一份落款日期為2013年2月6日、由國家質監總局食品司蓋章的回函:“收到您(林軍平)對無錫瑞年實業有限公司的舉報材料后,地方質監局會同相關部門對瑞年實業,及舉報中涉及生產標稱瑞年國際出品順牌涼茶的無錫正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查,已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依法查處”。
查詢發現,國家質監總局回函中提及的瑞年實業、無錫正乾生物科技,均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瑞年國際的核心性企業。在瑞年國際年報所列的全部四家子公司中,這兩家核心性企業的注冊資本分列第一和第三。
可是,此次質檢等部門的“依法查處”是哪些具體內容,林軍平無法得知,瑞年國際也無片言只語的公告。
雖然瑞年國際子公司受到查處,但令林軍平郁悶的是,他代理經銷并被其舉報的瑞年國際出品的生產日期造假順牌涼茶,至今仍有5000余箱存放倉庫。
“無錫順牌公司和有關部門都叫我自行處理,但我的損失怎么辦?”林軍平表示,“倉庫是租來的,反映問題至今也有5個多月了。”
順牌涼茶浮現絮狀物
林軍平創辦的閩福順商貿公司,2009年4月開始經銷瑞年國際出品的順牌涼茶,并于當年底成為順牌涼茶在福建省的唯一代理商。
“倉庫里的問題順牌涼茶,是2012年9月6日進的貨,當時共計6413箱,總重量達51.2噸,價值21萬元。”林軍平說,“2012年9月7日,我們發現這批順牌涼茶存在篡改日期問題后,立即進行召回,但已有1000余箱流入市場無法回收。”
據林軍平介紹,這些瓶蓋上生產日期標注為2012年4月13日的順牌涼茶,有的還能清晰看到另一個為2011年9月17日的生產日期。而瓶裝順牌涼茶的保質期為12個月。
本報記者在林軍平租用的倉庫里,看到這些雙日期順牌涼茶,其噴墨字體、大小明顯不同,但更多的是瓶蓋有殘留墨跡或日期重疊。
不僅如此,本報記者還在林軍平指引下,看到同為瑞年國際出品的2012年2月23日生產的順牌氨基酸營養素飲料,有的瓶內呈現漂浮小黑點,有的瓶內出現絮狀物,2012年3月6日生產的順牌涼茶亦有絮狀物。
蹊蹺的現象還在于,有的順牌涼茶包裝箱封口處貼了兩層膠帶,有的包裝箱是2011年兔年的字樣,可內中瓶裝順牌涼茶的生產日期卻是2012年。
“發現問題后,我們馬上聯系供應商無錫順牌貿易有限公司處理此事,但對方要求我先倒掉這些產品,再申請補償。”林軍平說。
據林軍平稱,早在2010年5月2日,其向順牌公司購進300箱順牌涼茶,發現該批涼茶生產日期有明顯涂改(原生產日期2008年5月2日涂改為2010年3月8日),立即停止銷售產品并報告,順牌公司卻指示其銷毀后給予補貨處理。
“沒死人不要搞得跟天大一樣”
“又沒死個人,能有多大的事,不要搞得跟天大一樣。” 林軍平出示的一份電話錄音顯示,針對雙日期順牌涼茶問題,順牌公司運營部經理陳崇華稱。
“經銷順牌涼茶以來,我倒掉的順牌涼茶累計7000多箱,這些產品存在瓶蓋松動、漏氣、有雜質、變味等問題,這些都沒有補償。”林軍平表示。
至今,這些由林軍平自行處理的順牌涼茶,其大部分瓶蓋還保留在倉庫中。
對于2012年9月發現的雙日期順牌涼茶,林軍平于當年9月12日向無錫工商局、無錫質監局投訴舉報,并寄去進貨打款票據、到貨票據、合同、照片及雙日期順牌涼茶實物,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此后,林軍平多次向無錫市、江蘇省、廈門市的相關行政部門反映。
2012年10月12日,無錫質監局錫山分局黃思思、潘科等3人到廈門實地調查,并在現場隨機抽取一瓶雙日期順牌涼茶。
同年11月22日至23日,無錫市公安局錫山經偵支隊姚杰等3人也到廈門調查取證。
2012年12月4日,廈門市工商局食品安全處及杏林工商所執法人員,也在林軍平倉庫的一箱順牌涼茶中發現兩瓶涼茶印有雙日期,并發現不少瓶蓋都有被涂改的痕跡,有的瓶蓋上兩個日期重疊。
“這些部門過來調查后,再也沒了消息,我打電話給他們,也都不接。”林軍平稱,“2012年12月3日,順牌公司的胡江華、李軍在廈門市工商局食品處,要求工商部門把雙日期產品強行召回,我要求工商局出具召回文件才可召回我司的貨,但廈門工商局沒有出具召回文件。”
公司與工商局說法有出入
無奈之下,林軍平決定向國家有關部門舉報。
2012年12月13日,國家工商總局回函稱,已將林軍平的來信轉至江蘇省工商局,請其直接與他們聯系。
同年12月12日,江蘇省工商局發給林軍平的告知函稱,調查表明,舉報所稱的順牌涼茶,系瑞年集團委托無錫正乾生物科技生產,因其無生產能力,委托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無錫順牌公司與無錫瑞年實業簽訂合同,承銷瑞年系列產品。
江蘇省工商局告知函指出,無證據表明順牌公司存在修改生產日期的違法行為,但其存在擅自變更經營地點、進貨查驗履行不到位等違法違章行為,已責令限期改正。
順牌公司發給閩福順公司的函件亦稱,順牌公司并非瑞年國際旗下子公司。
但順牌涼茶系瑞年國際的產品卻是不爭事實,順牌涼茶和順牌氨基酸營養素飲料瓶身及外包裝上,均可見瑞年國際榮譽出品的明顯字樣。
與江蘇省工商局說法存在出入的是,瑞年國際2011年年報稱,健康飲料(涼茶及氨基酸飲料)生產基地廠房已落成,并已在2012年第一季開始投產。“本集團在無錫的飲料生產基地投產后,順牌涼茶產品將加快在中國二、三線城市滲透,力爭令順牌成為中國首5大的涼茶飲料品牌。”
然而,不僅省工商局告知函與公司公告矛盾,瑞年國際官網資料還顯示,無錫正乾生物科技于2011年4月實現綜合樓封頂;2012年5月,瑞年健康飲品基地正乾生物科技落成投產。
2012年5月16日上午,正乾生物科技開業典禮上,瑞年國際董事局主席王福才說,“無錫正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天正式開業了,它承載了瑞年國際旗下健康飲品的研發、生產、營銷任務。它是集涼茶、氨基酸飲料、蛋白質飲料、多肽飲料等健康飲品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
由上述瑞年國際官網資料可看出,瑞年國際公告與其官網公布的消息、江蘇省工商局告知函,同樣存在明顯問題。
空轉的保健飲品資產
即使如瑞年國際公告所說,其瑞年國際涼茶及氨基酸飲料等健康飲料生產基地廠房早已開始投產,但本報記者在其產品瓶身發現,其2012年出廠的涼茶及氨基酸飲料均為委托外包廠家生產,這在江蘇省工商局函件中亦可證實。
事實上,順牌涼茶是瑞年國際的主營產品,是其藥品、健康品和健康飲品三大業務線之一。
記者查詢到的瑞年國際公告表明,其2009年至2011年涼茶營業額,分別為16538.1萬元、29273.5萬元與39035.6萬元;2010年至2011年,氨基酸飲品營業額為78.4萬元和1999.5萬元;2012年上半年,保健飲品營業額合計達到17877.6萬元。
瑞年國際2010年年報稱,為向消費者保證品質控制體系,其生產的或外包生產商 (如涼茶及一些小品種健康食品制造商)制造的產品樣本,將送往香港具聲譽的獨立實驗室進行含量分析及安全檢測。
2011年年報又指出,其涼茶及氨基酸飲料等健康飲料生產基地廠房開始投產。并將產品樣本送往國家藥監局指定的檢測中心進行定期測試,確保產品品質符合國家最高的安全標準。
而瑞年國際的健康飲料涉嫌出現雙日期、雜質等嚴重質量和違法問題,至今卻未見任何職能部門的公示和公司的解釋。
江蘇省工商局發給林軍平的告知函稱,順牌公司無倉庫、無商品庫存,所經銷食品均系從廠家直接發貨。
但根據林軍平提供的2012年9月4日到瑞年國際子公司無錫正乾生物科技進貨的照片及視頻均表明,雙日期順牌涼茶不僅從正乾生物科技運出,外包裝生產日期也在該公司廠房打印。
瑞年國際2012年半年報顯示,其保健飲品資產截至2012年上半年達55130.6萬元,而2009年,該業務的固定資產僅4746萬元。此前,已有媒體質疑瑞年國際涉嫌虛增固定資產和銷售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