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謝玲 陳軍 曹磊 胡勇謀 見習記者倪留青 實習生肖漫兮 吳瑤 攝影:記者胡九思
美發店里供顧客擦干頭發的消毒毛巾,果真徹底消毒了嗎?
看似隨手可取的一條毛巾,實則每次收費1元,但不少美發店事先沒有告知,只事后收費。就像很多餐館的1元消毒餐具,顧客還不能不用,否則沒別的選擇。
本報記者連日來探訪多家大型連鎖和中小型美發店,暗訪毛巾洗滌作坊,發現不起眼的消毒毛巾,背后問題有些扎眼。
投訴
消毒毛巾收費惹質疑
日前,家住湖北大學附近的市民王小姐向記者反映,在標榜美發店洗頭發時,店家向她收取1元的“消毒費”。她感到十分不解:“用條毛巾還要收費,難道還要自己帶個毛巾去洗頭?”
1日,記者來到國際標榜造型湖大分店,表示要洗發后,洗發師迅速從貨架上抽出一包用薄膜密封的毛巾,一邊撕包裝袋一邊說:“現在為您使用的是消毒毛巾,要加收1元消毒費。”記者提出換成普通免費毛巾時,洗發師稱該店不提供免費毛巾。
隨后,記者分頭走訪了市內20余家美發店,發現有14家美發店只提供收費消毒毛巾,有8家同時提供免費毛巾和消毒毛巾。漢口臺北路一家美發店老板介紹,店內使用的消毒毛巾是由專門的清洗公司配送的,有統一的包裝袋。
該不該收毛巾消毒費?記者采訪了30位市民,多數人對“消毒毛巾”心存疑慮。武昌南湖的朱女士質疑稱,是否消毒恐怕理發店都未必清楚,消費者更是無法驗證。網友“紅舞鞋”持類似看法:如果真消毒了我愿意付費,可十有八九都是假的吧?
暗訪
洗滌作坊旁塵土滿天飛
1元消毒毛巾從哪里來?衛生狀況能否得到保證?3日,記者以美發店負責人身份,找到了一家為市內多家大型連鎖美發機構供貨的毛巾洗滌廠。
廠址在武昌李紙路附近,塵土飛揚的路旁,破損不堪的大棚與殘舊的磚瓦房交錯而立,汽車呼嘯而過,卷起一陣沙塵,幾乎都看不清眼前的馬路。走過一段100余米的泥濘土路,終于找到這家藏身城中村的洗滌廠。
廠房就是兩間平房,一間是消毒作業車間,進門處有一個池子和一個大盆,回收待洗的毛巾堆成了小山。另一間是“倉庫”,工作人員的起居生活也在這里,柜子、床、廁所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一工作人員稱,“我們絕對保證高溫消毒。”車間里,并排聳立著大型洗衣機、脫水機、消毒機、烘干機和蒸汽熨燙機。
操作間里,幾位中年大嬸正在將烘干的毛巾疊整齊,她們并未戴口罩、發套、手套等防護工具。廠房外的空地上,堆放著已經“洗滌消毒過”的毛巾,尚未套袋包裝。“外面灰那么大,這樣放著不會污染么?”工作人員表示“沒事,已經高溫消毒過”。洗好的毛巾都要送到附近另一個廠里加塑料袋包裝,然后配送到美發機構。
“有沒有消毒設備呢?”面對記者詢問,該工作人員笑著說:“洗滌廠都沒這種設備,只有高溫烘干。你就放心吧,連鎖店都用這個,沒什么問題的。”
據悉,該洗滌廠每天有3000條左右的業務量,發源地、名發世家等連鎖美發機構都是其客戶。在“倉庫”里,堆放著已經洗好的樣品,工作人員抽出一條藍色毛巾說:“質量絕對過關。”記者接過一摸,感覺毛巾還有些濕,并不像剛剛洗完烘干。
體驗
小發廊免費毛巾自己洗
消毒毛巾洗滌包裝過程難以令人完全放心,美發店內提供的免費毛巾如何?記者走訪發現,一些中小型發廊提供免費毛巾,“水洗曬干”是多數小發廊采用的毛巾消毒方式。有的是派員工輪班洗滌,有的則是雇一兩位阿姨用洗衣機洗滌。
記者來到臺北路一家美發店,發現二樓陽臺晾衣架上密密麻麻掛著幾十條洗過的毛巾。顧客洗頭之后,店員去門外取正在晾曬的毛巾來用。記者提出質疑:“這毛巾衛生嗎?其他客人用過洗完了消毒沒有啊?”店員解釋:“毛巾都水洗過了又曬干了,肯定是干凈衛生的,不干凈不會給客人用的。”當記者繼續追問該店有沒有專用的消毒設備時,店員略有不耐煩地說:“我們理發店的毛巾都這樣,有啥不衛生的?消毒毛巾還要收費1元呢。”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如果不是用專門的消毒設備,理發店使用過的毛巾都應經過100℃的高溫水煮,才能殺死毛巾上的病菌,確保消費者的健康。
空白
消毒毛巾尚無衛生標準
根據衛生部和商務部聯合頒發的《美容美發場所衛生規范》,美發機構的毛巾、面巾等公共用品用具應一客一換一消毒,清洗消毒后分類存放。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美發店沒做到這一點。
“毛巾的消毒不是人們想象的洗洗曬曬就可以,需要經過專業的洗滌消毒除菌環節。”在洗滌行業從業6年的梅先生告訴記者,洗滌行業門檻低,買來設備請了工人就能開工,也沒有機構來檢查消毒設施。
梅先生介紹,目前武漢的毛巾洗滌廠大多使用洗脫一體的全自動洗滌設備,只要洗滌劑使用合適、高溫烘干后的毛巾一般都能達到衛生標準。但這其中最有可能“偷工減料”的環節是洗滌和包裝,小作坊給的洗滌劑不夠,洗滌干凈后的毛巾暴露在臟亂環境中沾染細菌形成二次污染等。
為避免消毒毛巾的二次污染,工人上班后應進入專門的房間進行消毒,穿上工作服,戴口罩上崗,在包裝車間要求必須做到無菌包裝,確保毛巾消毒完成。“小作坊的生產狀況很差,有的洗干凈烘干了就算完工,大的洗滌廠一般比較規范,問題不大。”梅先生說。
不過,記者從多家洗滌機構了解到,消毒毛巾的衛生標準并不明確,衛生質量把關全靠行業自律,監管存在空白。不少從業者表示:“沒聽說有什么衛生檢驗標準,高溫烘干了就是消毒了,平常也不會檢查細菌總數、大腸桿菌之類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