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稱,本次不合格產品來源于一個供應商,并未在全國其他店柜有售。
【中國經(jīng)營網(wǎng)綜合報道】針對央視曝光周大生黃金成色不足所引發(fā)的爭議,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稱,本次不合格產品來源于一個供應商,并未在全國其他店柜有售。周大生市場部相關負責人金潔則表示,被媒體曝光之后,目前他們已經(jīng)切斷了爆出有問題產品的供貨商的供貨。
據(jù)華西都市報報道,周大生公司涉事問題千足金飾品共148件,其中已售出43件,未銷售千足金飾品105件。對已售出的43件千足金飾品,正積極聯(lián)系其消費者,全部召回進行復檢,如發(fā)現(xiàn)復檢不合格的產品將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程序處理。未銷售的105件千足金飾品均做下架復檢處理。
另據(jù)第一財經(jīng)日報報道,針對河北廊坊金街周大生店所售黃金成色不足一事,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宗文表示,周大生公司在向黃金生產企業(yè)進貨時的確按照“千足金”價格付款,沒想到消費者購買后檢測出來含金量不足,這一“千足金”是在進貨渠道上被穿了“銥”。
此外,黃金成色不足事件曝光后,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宗文3月17日接受央視財經(jīng)頻道《3·15在行動》專訪時表示,周大生全國門店正在配合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及工商行政部門的全面檢查,并主動送檢相關貨品接受檢測。
截至目前,周大生店柜在深圳、成都、重慶、貴陽、湖南、濟南、江西、山西、青島送檢了多批次產品,檢測結果顯示全部合格。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黃金珠寶專業(y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市場未銷售過被曝光產品批次,同時周大生上海辦公室就相關產品承諾一旦發(fā)現(xiàn)進行下柜撤貨操作。
此外,黑龍江省金銀飾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站長李亞公布了“周大生”56件金飾品抽檢結果。經(jīng)檢驗,抽檢樣品全部合格,消費者在不同商場購買的“周大生”金飾品抽已檢驗的金飾品全部合格,部分消費者送檢的金飾品還在檢驗中。
據(jù)了解,金屬元素“銥”密度與黃金密度非常相似,但價格是黃金價格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懸殊的差價使一些商家以“銥”冒充黃金,部分生產廠家把“銥”摻雜到黃金當中做成首飾從中牟利。對于摻假的黃金飾品,消費者很難識別,需要到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
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稱,本次不合格產品來源于一個供應商,并未在全國其他店柜有售。
值得玩味的是,央視“3·15”曝光的問題產品其檢測證書由國家級檢測機構“國首”鑒定出具,鑒定結果為合格,而央視委托的鑒定單位同樣為國家級的鑒定機構“國檢”出具,其鑒定結果為不合格。同為國家級的鑒定機構,對同一批次產品為什么檢測結果會不一樣呢?
對此,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向鋼則表示:“檢測機構之間的這個檢測誤差的問題,可能現(xiàn)在也是對行業(yè)有困擾的一些地方。”
目前,我國對商家出售貴金屬飾品,事實上并沒有對于檢測具有硬性規(guī)定。對于貴金屬首飾的成分、質量,主要還是依靠品牌廠商自檢,或者商家自主自愿地送檢,國家相關監(jiān)管部門則是定期抽查以保證市場安全。(編輯:姜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