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酒業“海南名片”的海南椰島(600238.SH)旗下海口大曲一直是當地政商人士的接待用酒之一,但權威檢測部門報告顯示,海口大曲“品德”酒的塑化劑含量最高超標220%。
近日,有海南當地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稱,該地質量監督部門近期在海南椰島生產的白酒系列產品中查出塑化劑成份超標,但海南椰島并未及時公告。該人士認為此舉有損眾多海南椰島投資者和海口大曲消費者的利益。
30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海南椰島董秘辦。接電話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員稱,公司生產的白酒產品主要在海南本地銷售,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不足1000萬元。當被問及“白酒產品被傳塑化劑超標”話題時,該工作人員矢口否認,“我們的白酒產品是好的,沒有查出塑化劑。”
此前,本報記者將在海口某百貨商行購買的兩瓶海口大曲“品德”酒送往廣州一家有官方背景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檢測報告顯示,該檢測機構對“品德”酒進行了16個分析項目檢測,其中多數未檢出,但檢測出2種成分超標,分別為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 (DIB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DIBP為0.128毫克/公斤,DBP為0.16毫克/公斤。
值得關注的是,檢測報告強調,各項鄰苯二甲酸酯的檢出限均為0.05毫克/公斤。這意味者,上述兩種成分分別超標156%和220%。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可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增塑劑(塑化劑),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原衛生部曾明確,嚴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劑中人為添加這類物質,該部2011年第16號公告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其中就包括DIBP和DBP在內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酒鬼酒(000799.SZ)曾在去年年底被曝出塑化劑超標,其影響一度波及整個白酒行業。值得關注的是,7月30日,海南椰島發布半年業績報告,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漲幅高達1204%,其股價盤中一度上漲超過9%。
塑化劑是在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業用途。部分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長期大量攝入將影響生殖和發育,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人類具有致癌性。
如何看待塑化劑超標?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副教授何計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不能說它超標了就是不合格,“我覺得酒的傷害比塑化劑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