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司長孫文康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2016年全年共檢出不合格進口汽車4659批、2.35萬輛、23.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4.30%、153.99%和521.19%。
2016年,全系統共檢驗進口汽車7.9萬批、102.4萬輛、421.8億美元。同比數量減少7.55%、貨值減少9.99%。全年共檢出不合格進口汽車4659批、2.35萬輛、23.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4.30%、153.99%和521.19%。其中進口改裝車不合格情況較為突出。不合格情況主要包括:進口車輛無后霧燈、車速表為英制、指示器圖標與實際不符等。
通報顯示,2016年缺陷進口汽車召回有序推進,缺陷召回次數和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年質檢總局共發布缺陷進口汽車召回信息118批,涉及175.2萬輛。其中,進口改裝車召回12批,涉及4923輛。對于重大質量安全缺陷,質檢總局向社會公開發布警示通告,包括寶馬、勞斯萊斯汽車安全氣囊無法啟動,起亞越野車行駛中熄火等。
在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方面,2016年全系統共檢驗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811批、23.6萬個、2712.7萬美元,產品主要來自德國、法國、美國、英國、意大利、韓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與2015年相比,批次、數量和金額均出現明顯下降。
孫文康表示,下一步,國家質檢總局將繼續做好把關和服務工作,提高供給質量,嚴守安全底線,既要維護好國門安全,更要保障好國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相關新聞
質檢總局開展“口岸天平行動”
昨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顯示,2016年,質檢總局開展的“口岸天平行動”中,全年共實施法檢商品重量鑒定19.33萬批、19.94億噸。共發現短重3.97萬批、389.9萬噸、4.9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3%、17.1%、4.8%,其中短重率超過5‰的進口商品1.3萬批次、220.3萬噸、2.63億美元,同比分別降低19.3%、9%、26.1%。
全年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共上報對外索賠、行政處罰和警示通報重大案例326宗,涉及原油、鐵礦石、煤炭、大豆等26大類產品、459批次。
據分析,從短重重量來看,鐵礦、原油、煤炭、天然氣/液化氣、大豆等五類商品的短重重量分別占短重總重量的82.5%、6.1%、4.3%、2.3%、1.8%。其余依次為原料性廢物、動植物油、成品油、糧谷、液體化工品等。短重風險較高的國家有巴西、朝鮮、越南、伊拉克、澳大利亞等。
進口短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產品自身特點造成的;也有國外供應商不講信譽,故意缺斤短兩造成的;還有因合同規定不合理、計量方法不一致造成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