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六七月份是農產品豐收的季節。但是根據往年的《農產品滯銷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頻發的農產品滯銷使農業生產者臉上愁容滿面。
農產品滯銷與傳統農業“先生產、后銷售”的經營方式不無關系,使得農產品銷售成為棘手的現實問題,農產品因找不到合適的銷售渠道而爛在田間地頭,嚴重影響農業從業人員的生產積極性。
實際上,滯銷對于行業并不陌生。相比于其他行業,農產品市場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自然災害、種植結構不合理、農產品信息不對稱,甚至是交通便利程度都嚴重影響著農產品銷售情況。
面對風云變化農產品市場,四川潤通現貨市場作為涉農產品商品現貨流通市場,在供給側改革下積極迎合市場需求,鼓勵四川杜氏蜂皇蜂業有限公司(下稱:杜氏蜂業)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不僅為蜂農解決生產后顧之憂,讓蜂農的錢袋子鼓起來;還能使蜂農按照從日本引進的標準山口喜久二自然養蜂法和嚴苛的質量標準進行生產,讓“詩遠·杜氏蜂王漿·隴山極花顆粒”的蜂王漿原液及其他蜂制衍生品的產量和品質得到管控,也讓蜂制產品的發展逐漸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訂單農業(Contract Farming),也叫合同或契約型農業,是指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方式。讓農民“手中有訂單,種養心不慌”。
通過發展訂單農業,簽訂和履行相關合同,有利于維護農戶與企業之間的有機聯系,降低企業經營的組織成本,降低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風險,增加農民的就業和增收。
四川潤通現貨市場認識到,通過有效管理,訂單農業會是一種發展市場、技術能力轉變的方式,農民和銷售平臺都將從中受益。所以積極響應國家對助農扶農的號召,對杜氏蜂業教育培訓蜂農、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給予支持,減少了蜂農決策的盲目性,降低蜂制產品產業化的運行成本與風險。將發展訂單農業與為消費端口提供優質農產品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
四川潤通現貨市場作為一個有溫度和情懷的農產品流通市場,努力做好精準扶貧新型三農產業服務平臺,積極發揮紐帶作用,讓農民增收得到保障,讓更多綠色有機的高品質農產品出現在廣大消費者的菜籃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