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核桃、大棗、稻米……不是農業展銷會,卻勝似農業展銷會。為迎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7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拼多多共同開啟“慶豐收,為老鄉拼一單”系列直播活動。
近3個半小時,央視主持人張騰岳、蔡紫聯合網絡紅人李雪琴、拼多多新農人,共同為全國消費者推薦全國全域農產品好貨。在央視直播和拼多多對優質農產品“雙保險”的推動下,當天共吸引400萬網友圍觀,拼多多豐收節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量超過3720萬斤,成交額達1.97億元(含新農資農具)。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專門錄制了祝賀視頻,這位“90后”預祝“金秋消費季”多多賣貨,能讓辛苦一年的農民有好收成,好農貨賣出好價錢。袁隆平院士還寄語中國年輕農人,希望更多的青年投身現代農業。

▲年過九十的袁隆平院士寄語更多年輕人投身現代農業,陜西平利縣多多農園帶頭人王秀梅(左二)表示,當年正是受到袁爺爺的精神鼓舞才返鄉創業。(攝影 安舜)
本場直播的相關話題在新浪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引起廣泛討論,多個話題登上熱點榜單,總閱讀量和播放量高達2.47億次。而袁隆平院士對年輕農人的寄語引發了年輕人對農業的極大關注和討論。
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下稱“FAO”)干事董樂在直播間給網友們介紹了人工智能農業以及第一屆“多多農研”大賽的詳細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直播帶貨的絕大多數商品均納入拼多多百億補貼的范疇。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百億補貼不是僅針對高客單價的商品,未來將會有更多農產品納入百億補貼,我們將全力推動農產品線上市場規模,帶動農戶增收。”
央視直播花樣多 東西南北中慶豐收
“金秋消費季”是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落實農產品產銷的主要活動。啟動儀式當天,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發放5億元豐收節消費券,以拉動國內農產品消費市場,助力農民豐產又豐收。
9月7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拼多多共同開啟“慶豐收,為老鄉拼一單”系列直播活動,并創造性地打造了“農貨集市大街”。
大街按照中國版圖劃分為東北、西南、西北、東南沿海、中部地區五個區域,同時將豐收季豐富的農副產品進行分類,在這五個直播區進行帶貨推介。央視主持人張騰岳、蔡紫,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以及來自拼多多的優秀新農人代表在豐收集市、農貨大街上以逛大街的綜藝化風格開啟金秋消費季。
王秀梅是陜西平利縣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負責人,她利用電商銷售平利縣絞股藍的模式取得了成功,成立電商合作社、利用新電商資源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已經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
作為西北地區特產代言人,她在直播過程中表示,當年正是受到袁隆平爺爺的鼓舞才決定返鄉創業,“這次活動回去之后,我要培訓一批鄉村主播,用電商直播的新模式介紹平利、介紹陜西”。
四川會理走出的95后空姐何爽,作為西南地區特產代言人也給消費者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辭職回來以后,經歷了痛苦和迷茫期,但是拼多多平臺給何爽這樣的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希望,給回歸農村的年輕人樹立了信心和回鄉創業的保障,何爽感嘆,“這也讓農村里的留守婦女、當地農戶有了更多機會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到大城市,為自己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拼多多新農人何爽(右二)給廣大網友介紹會理石榴,正是小小的石榴吸引她辭去空姐的工作,回到大山,投身農業。(攝影 安舜)
而東南沿海的帶貨人則是拼多多商家、寰球漁市85后CEO張頌。拼多多對產品品質把控非常嚴格,尤其是對生鮮類冷鏈運輸的產品,張頌表示,“拼多多著重扶持、塑造國內海鮮冷鏈品牌,使得自己創辦的品牌在幾年內迅速發展。”
唯一的男性新農人代表、湖北襄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任樂樂,作為中部地區帶貨人也不甘示弱。今年在湖北疫情之后最先活絡起來的就是線上銷售,“我們在第一時間收購農戶農產品,通過拼多多銷售,疫情之后做了很多場直播,解決農產品在疫情期間的銷路難題”。

▲拼多多新農人任樂樂(右)和央視主持人張騰岳、蔡紫一起給網友推薦五谷雜糧。(攝影 安舜)
直播間在帶貨的同時也給廣大網友普及了水果知識,網友們紛紛表示:
“不看直播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水果沒見過,仙人掌果,人參果……今天真是長知識了!”
在直播的三個半小時中,拼多多“百億補貼”豐收節專場直播間和央視新聞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達400萬,售出農產品及農副產品186萬斤,成交金額超過1070萬。在此帶動下,“多多豐收館”上線首日實現訂單量超42萬單,其中,“三區三州”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的訂單總量超過57萬斤。
當天,受益于央視新聞直播及平臺資源傾斜,拼多多豐收節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量超過3720萬斤,成交額達1.97億元(含新農資農具);全平臺實現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訂單量超過1300萬單。
拼多多豐收館開門納客 百億補貼加持農產品
為助力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拼多多專門設立了多多豐收館,并于9月7日正式上線,有超過15萬涉農商家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期間,將針對豐收節打標商品實施滾動補貼機制,總金額不設上限。平臺6.8億用戶可以通過“百億補貼”“多多果園”,以及搜索“豐收節”等泛關鍵詞進入相關活動專場,購買產地直發的優質農產品。
在7日下午的“金秋消費季”啟動儀式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也在多多豐收館中領券、下單,拼購了一款湖北省來鳳縣的藤茶。
于康震副部長此前就曾明確表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這注定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年份,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辦好今年農民豐收節,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
因此,“金秋消費季”將涵蓋超過13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覆蓋“三區三州”各主要農產區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在資金資源投入、覆蓋產區面積、動員社會力量等方面,均超越往年。
堅定推進農產品上行的拼多多在此次“金秋消費季”中將更多農特產品納入到百億補貼范疇之內。
“‘百億補貼’成功幫助用戶實現了‘性價比升級’,一二線用戶享受大牌自由,下沉市場用戶享受消費升級。而更大范圍的‘百億補貼’,目的就是全力推動農產品擴大線上市場規模,帶動農戶增收。這是拼多多的本分所在。”狄拉克表示。
“90后”袁隆平寄語90后 FAO暢談未來農業
在直播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剛剛度過90歲生日的袁隆平院士也專程錄了視頻,寄語90后們投身中國農業。
青年農民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我們希望更多的青年從事農業,年過九十的袁隆平院士表示,“現代農業不是過去的農業,現代農業是高科技農業,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都是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的農業,希望我們廣大的知識青年投身農業研究。”
對此,清華美院視覺傳播系學生趙文婭創作了“揭秘未來農業暢想畫”,用藝術的思維暢想了一百年后豐收節的場景。
直播最后,聯合國糧農組織干事董樂在直播間給廣大網友詳細介紹了今年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機構舉辦第一屆“多多農研”大賽的詳細情況。

▲聯合國糧農組織干事董樂(中)和清華美院學生趙文婭(左)共同展望未來農業。(攝影 安舜)
據了解,今年7月份啟動的第一屆“多多農研”大賽由4支獲得過世界金獎等獎項的農人隊伍,對陣來自荷蘭、江蘇、云南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4支人工智能隊伍,開展為期120天的“頂尖農人VS人工智能”高原草莓種植競賽。
董樂表示,人工智能并非為“取代人類”而生,而是將長期與人類協同共生的關系。據統計,2020年我國70歲以上的農業人口已經達到了72%,受限于教育水平與經驗,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不穩定。而AI就如同24小時全天候駐場的農業專家,實時調整種植環境,或為種植者提供科學專業的參考意見,減少勞動力投入的同時,更保證生產效率的穩定性。
狄拉克認為,讓農民“賣得好”是拼多多起家于農業、立命于農業的初衷,而讓農民“種得好”則是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生產品質、提高收入的方法。
作為中國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在2019年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截至2019年底的12個月期間,平臺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較上年同比增長174%,復購率超過70%。
“通過此次豐收節,拼多多將進一步獲得消費者購物偏好的數據和信息”,狄拉克表示,這將為后續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的發展方向提供決策依據,“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投入至少500億元,支持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編輯: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