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數字化貨幣時代,年輕人出門帶紙質貨幣的簡直少之又少,在外全憑一個智能手機,就可以實現“掃一掃”在線付款,目前最常用的兩種支付方式,就是阿里的支付寶以及騰訊的微信支付。可以稱得上是兩家獨大!

圖片來源于拼多多APP截圖
近期,風頭正盛的拼多多上線了一項名為“多多錢包”的新功能,更新APP到最新版本就能看到,用戶實名認證、綁卡后即可開通,目前僅支持充值、提現等初始功能。
在電商領域,拼多多已經是阿里的強敵,如今又要進軍金融領域,搶支付寶的飯碗?
對標支付寶!
拼多多“多多錢包”悄然上線!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成立僅5年的拼多多可以稱得上是電商行業的一匹黑馬,根據拼多多發布的2020年Q3財報,我們看到了拼多多過去12個月活躍買家數超7.3億。拼多多已經從“5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變身“7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了強有力的用戶基礎,如何才能節省更多的成本,打造交易閉環呢?那就是自建支付系統和物流系統。近日,拼多多悄悄在APP個人中心上線了一款新服務,名為多多錢包。
看似不經意的舉措,其實早就暗藏了拼多多的野心,要知道,對于任何一個想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企業,第一關就必須得拿下支付牌照,拿到牌照就等于有了布局金融業務的入場券。
而拼多多,早在今年年初,就以50.01%的持股比例,成為了付費通最大的股東。這意味著拼多多以曲線的形式成功獲得了支付牌照。(2016年至今,小米、唯品會、美團和滴滴等互聯網企業均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今年9月,拼多多宣布其成為2021年央視春晚的獨家紅包互動合作伙伴,具體方式和金額還未公布。過去幾年,央視春晚的紅包項目幾乎被互聯網巨頭承包:微信、支付寶、淘寶、百度、快手等前赴后繼地成為春晚合作伙伴,這除了能夠給相關平臺獲得用戶流量,也有助加速其金融場景的推進。
相信2021年的春晚,拼多多一定能收割新一波的用戶,在新的一年大放異彩。
市值逼近2000億美元!
拼多多還能不能再“拼”?
2020年第三季度,拼多多迎來了上市兩年來的首個盈利季度,根據拼多多Q3財報顯示,Q3營收達142億元,同比增長89%,遠超市場預期122億元,12個月以來GMV大漲73%至1.45萬億元,實現凈利潤4.664億元。財報一經發布,拼多多股價一度漲超25%,次日11月13日達到上市以來的股價巔峰;至11月14日,累積近一周漲幅50%,單日收盤大漲20%,市值飆升至1620億美元。
沒想到不過一月,強勢上漲的拼多多就再次刷新了記錄。臨近雙十二,12月9日收盤,拼多多漲至160.27美元,市值約為1954億美元,逼近2000億美元大關。如果單獨按市值計算的話,成立僅五年有余的拼多多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物聯網企業,其前面的僅僅只有阿里,騰訊和美團了。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
不得不承認,拼多多近兩年的快速崛起令人咂舌,不僅公司市值大漲,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顯示,黃崢財富暴漲38億美元,位居總榜第22位,距離排在第21位的馬化騰不到20億美元的差距。不得不感慨后浪的力量!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們都知道拼多多之所以能在短短5年內平步青云,離不開它的目標市場——下沉市場以及拼多多持續的高額補貼,但是如果哪一天,拼多多不開放補貼政策了,下沉市場真的還能為拼多多帶來長遠甚至高額的收益嗎?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
推出了自己的支付方式
移動支付在經過這么多年的廝殺以后,94%的市場份額都被馬云和馬化騰瓜分了。留給其余公司的只有6%的份額。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是,仍然有許多互聯網公司,尤其是線上交易量大的公司,不甘心為阿里與騰訊做嫁衣,想法設法推出屬于自己的支付方式。
近幾年,抖音、快手等是短視頻直播領域成長出新的互聯網巨頭,支付牌照自然也是抖音、快手們布局的重點,并可視為向金融業務拓展的標志之一。不過,相比快手,字節跳動在金融上的布局顯得更為積極。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字節已申請注冊“DOUPAY”商標,國際分類為科學儀器、網站服務,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不僅僅是在短視頻領域,目前,支付業務已成為互聯網大小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
除了阿里、騰訊、京東以外,小米、美團、滴滴、唯品會等企業均紛紛摘取了支付牌照。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央行開始正式推行數字人民幣服務,京東成為了首個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電商平臺。
寫在最后
從目前的支付格局來看,支付寶和微信在支付市場的壟斷格局在短期內很明顯是難以撼動的,多多錢包作為拼多多的支付方式,只能說可以節省成本,打造閉環,提升營收。
你覺得,未來,會有新的支付產品出現,成為取代支付寶在支付市場的地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