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投資項目應該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綠色典范。”多年前,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曾表達過這樣的理念。碧桂園不斷前行、做大規模同時,也一直沒有忘記綠色發展的理念。
2021年6月28日,碧桂園發布了公司2020年度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了2020年經營業績之外,還多角度展現了碧桂園在科技創新、管治從嚴、品質為先、以人為本、共享和諧等方面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亮點。
報告中提到,截止2020年末,公司全年權益合同銷售額達5706.6億元,權益合同銷售面積也達到了6733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3.3%和8%,依舊保持強勁的實力。在2020年在最新公布的《財富》世界 500 強企業榜單中,碧桂園位列第 147 位,較2019年排名上升 30 位,居全球房地產行業首位。
取得優秀業績的同時,碧桂園一直秉承“我們要做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陽光企業”的價值觀,響應國家政策,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綠色理念融入產品,積極守護人類共同家園。
發力綠色建筑,推動“雙碳”目標實現
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對環保的重視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推動綠色發展方式轉型有著戰略性的意義。而綠色建筑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據了解,傳統建筑工藝普遍存在高耗能、低效益等問題,不僅無益于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對實現碳中和有很大的阻礙作用。為應對此問題,“十四五”規劃要求全國31個省份都明確了要加大綠色能源發展,其中16個省市和自治區明確推廣、發展“綠色建筑”。
碧桂園則有著天然的綠色基因。作為較早進入綠色建筑的房地產企業之一,碧桂園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探索已久。盡管綠色建筑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長等難點,但碧桂園仍然堅定地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投資理念融入公司經營戰略,始終做綠色建筑的實踐者和引領者。
目前,在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碧桂園集團已經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技術壁壘。碧桂園在“綠科技”不斷迭代升級的輔助下,讓“綠色建筑”能夠在最大限度內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
以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為例,該項目通過BIM集成設計優化、BIM協同平臺、成本物料系統等成熟的BIM數字化系統應用,降成本的同時做到一次成型、一次成優,避免二次改造帶來資源浪費。
此外,在施工過程中,碧桂園推進多種綠色環保技術手段的使用,如使用36V安全電壓照明、LED 節能燈等設備,降低耗能;安裝水資源循環利用裝置,節約水資源;以及將可再生、可降解的環保材料運營于生產過程中,探索低碳施工。
(節能鍋爐)
(水資源循環利用裝置)
(種植草皮)
(磚渣廢物利用)
2020年,碧桂園新增64個滿足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設的項目,已獲取國家綠建標準認證項目46個。截止2020年末,碧桂園累計發展綠色建筑總建筑面積超2億平米,其中,國家綠建三星項目182萬平米,國家綠建二星項目7011萬平米。旗下建筑施工項目環評覆蓋率達100%。
保護自然生態,踐行綠色理念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應對自然環境抱有敬畏之心,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的開發商,碧桂園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不僅僅體現產品的打造上,還體現在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上。
如貴陽碧桂園·茶馬古鎮的建設,正體現了碧桂園對于自然環境的敬畏、對于歷史文脈的傳承。據了解,清鎮茶馬古道于項目地塊中間橫亙而過,該驛道是曾經是貴州高原上的“高速公路”,古道上有一石碑坊,名為“黑泥哨牌坊”,建于清道光十六年,為旌表節婦熊劉氏所立。該驛道是清鎮市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2013年,“黑泥哨古道”和“黑泥哨牌坊”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茶馬古鎮項目)
秉持著尊重歷史文化,保護自然環境的原則,碧桂園深入考察了項目地形地貌特征,制定了完善的古驛道保護策略,極大程度地保留了古村落及古道原貌。
碧桂園還進一步豐富與提升了自然資源,如在茶馬古鎮項目中,碧桂園以古驛道為生態文化保護廊道,構筑了以生態湖、雨洪通廊為骨架的生態空間網絡,實現了人居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在選擇園林植物時,碧桂園同樣秉持著順應自然的理念,引入了本地區的多樣化植物,豐富生態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選擇適合本地土壤及氣候條件的鄉土植物,保證植物生長的生態環境。而對于像廣州這樣的海綿城市,碧桂園選擇了耐旱耐澇的物種,保證植物在降雨季及平時均可良好生長,并可實現海綿措施的調蓄能力。
碧桂園環保的踐行并不局限于國內。2020 年,碧桂園及攜手合作伙伴踐行承諾在世界范圍內積極參與生態保護活動,踐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與行業內外合作伙伴以及學界,如環境顧問 AES、水文顧問 DHI、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等多家專業科研機構,共同探索森林城市項目,保護自然區域生態環境。
其中,碧桂園開展森林城市項目就是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及當地漁民社區共同合作,開展海洋生態保護,包括實施海草保育計劃,監測森林城市附近海域的海草保護區。目前,森林城市生態博物館一期展廳落成并開放,將進一步促進當地環境生態科教建設。
(森林城市生態博物館)
長期以來,作為一家“對人好,對社會好”的環境友好型企業,碧桂園一直秉承綠色科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獲得穩健長遠發展的同時,也將會為國家的可持續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