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趕赴無錫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調研。在參觀了發動機事業部博物館、加工車間和裝配車間,了解產品、設備、技術、管理等整體情況之后,徐留平對于事業部的期望只有一個,“按照最環保、最節油、最可靠、最高性價比的標準提升產品競爭力,在產品實力和管理能力上全面領先,爭做行業第一”。
在外界看來,這種目標,倘若沒有堅強的戰略執行力,沒有一定的制造、技術研發實力,一般企業做不下來。
2017年10月,中國一汽以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一汽解放錫柴)為主體,整合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一汽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一汽技術中心發動機開發所,成立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企業的技術研發潛能得到充分釋放。
近年來,一汽重卡市場上的熱銷,某種程度上說,應算是包括發動機在內的關鍵總成自主能力大幅提升的必然結果。2018年上市的解放第七代重卡J7,它所展示出的中國自主重卡發動機性能,不亞于任何引進車型和發動機,綜合性價比甚至更具優勢。

2018年,一汽解放重卡銷量為26萬輛,市場份額高達22.8%。這已不是第一次摘得行業銷售桂冠,在2016年、2017年,一汽解放重卡銷量一直遙遙領先、逐年遞增。這種厚積薄發、后來居上的逆襲,源自一汽解放重卡在動力總成上的完全自主化,以及在技術研發平臺上實施的全面領先化自我發展策略之路。
專注正向自主研發成就企業
對于中國的汽車產業來說,由于底子太薄,正向自主研發始終是一條艱難之路。
在快錢肆意流淌的年代,行業內除了一汽外,其余重要的重卡生產企業,幾乎全部選擇了整車或者發動機的合資合作。外資品牌在技術上的巨大優勢,是短時期內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一汽還是挺了過來。
2003年12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四氣門奧威發動機CA6DL成功下線。對于奧威的橫空出世, 《人民日報》曾評價到: “我國內燃機開發制造水平一舉跨越時空20年”。
此后,一汽解放錫柴一鼓作氣,在奧威7.7升發動機的基礎上,開發出9升、11升、13升機,產品形成了W、X、K、F、L、M、N七大系列產品,迅速打響了 “奧威”品牌,并最終跨上了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臺階。

一直以來,錢恒榮都視技術創新為企業安身立命之本。錢恒榮,現任一汽解放事業本部本部長助理,一汽解放公司總經理助理,發動機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是一個堅定的技術流信奉者,從當年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調入一汽解放錫柴出任副廠長到今天,始終堅持在一線掛帥主抓技術創新。
錢恒榮見證了一汽解放錫柴技術的迭代與興起,深知專注技術創新及核心產品對于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他的帶領下,企業在重卡發動機技術上的積累,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消逝,最終完成了從模仿到跟隨,從跟隨到齊走,再到部分超越的技術發展之路。
2008年,錢恒榮成為企業發展的領跑者。當時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重卡行業還能不能繼續實現高速發展。2007年年底,一汽解放錫柴銷量首次達到20萬輛,是企業歷史銷售的歷史高峰。不過,憑借高度的職業敏感以及經驗,錢恒榮還是做了大膽的嘗試。在他看來,行業銷售規模還在增長,仍未到頂。那么,接下來一汽解放錫柴所要做的,就是要抓住幾年寶貴時間,迅速拉升市值與效益規模。
為此,一汽解放錫柴在2008年提出了 “三一三”戰略,用3年時間,銷量突破30萬輛,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利潤過3個億元。實際上,到2009年,銷量和銷售收入兩項指標就已率先實現,而在2010年則全面實現指標任務。銷量最高的年份是在2010年,沖到了45萬輛。
但此時的錢恒榮,卻是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樂觀的情緒不能掩蓋行業的客觀規律,所以新的方向選擇悄然醞釀,一汽解放錫柴的第四次創業漸漸拉開序幕。
第四次創業傾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時看來,整體環境已經和2008年不一樣了。要想有更多的市場空間,對于卡車來說已經很難。現在回頭看行業,最高也就是135萬輛的規模,所以我們要走什么樣的路,是擺在我們面前最主要的問題,企業必須找到一條能夠持續發展的道路”,錢恒榮說道。
帶著這種疑問,一汽錫柴于2011年提出了第四次創業的戰略規劃,將企業運行軌跡鎖定到真正具有內涵的高質量發展的通道之上。
歐洲車企一直是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的對標企業。在歐洲,主要7大車廠都擁有自己的發動機制造能力。不過,7家車企加在一起一年銷量僅為20萬輛左右,好的時候21萬或者22萬輛,差的時候,18萬、19萬輛,20萬輛上下徘徊,平均下來每家就是3萬輛左右。
這樣的產銷量,在中國是沒有辦法生存的,但錢恒榮明白,歐洲重卡的生存之道貴在精,高品質自然就會有更高的利潤回報。
相比較而言,2011年前后,包括一汽的卡車在內,也就是10多萬元一輛車,價格十分便宜,而歐洲車起步價都是八九十萬元,高利潤是能夠保證企業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致力轉型的一汽解放錫柴,在參透這其中的商業玄妙之后,開始不斷提高發動機的檔次和水平,而在一汽解放的總體轉型升級帶動下,最終一汽重卡站在了行業發展前沿。
據介紹,為了塑造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汽解放錫柴提出了第四次創業的前進目標。總體設想就是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由學習型企業向創新型企業轉變,二是要從技術跟隨向技術引領轉變,三是產品營銷向品牌營銷轉變,四是內涵管理向精益管理轉變。
“如果這四大轉變能夠實現,實現百年企業沒有問題。”錢恒榮表示, “為了實現技術引領,我們將會分三個階段實施轉型,目前個別引領階段的目標已經實現,接下來在‘十三五’期間,也就是局部引領階段,我們要實現:部分核心領域采取引領型戰略,其余領域主動跟隨,核心領域通過自主創新達到引領國際水平。”而在領先引領階段, “十四五”期間,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將要實現 “關鍵核心領域采取引領型戰略,輔助領域主動跟隨,真正達到技術行業領先,品牌影響力國際領先”的戰略目標。
這其中,關于技術引領的難度和挑戰可想而知,但若 “不實行四大轉變,像我們這樣的大企業,是沒有辦法實現持續發展的,小企業船小好掉頭,大企業必須依靠定力和專注實現發展目標”,錢恒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