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非法集資也呈現出新手段,比如從線下轉變為線上線下聯動,由實體向虛擬演化等。由于非法集資隱蔽性極強,蔓延速度快,而廣大民眾識別防范能力普遍薄弱,導致發現和處置非法集資難上加難。因此加強防范非法集資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力度,提升民眾防范意識十分重要。作為持牌金融機構,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積極科普宣傳防非處非知識,今天就帶大家學會如何識別和防范身邊的非法集資,守護您的“錢袋子”。
識別非法集資套路
很多人認為非法集資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當下的非法集資手段隱蔽性極強,披著各類營銷的外衣,讓人防不勝防。到底非法集資有著什么樣的特征?常見手段套路有哪些?馬上消費帶你了解。
國務院公布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將非法集資定義為: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滿足四個特征要件: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
非法集資手段多樣,披著各色各樣的“糖衣炮彈”,主要有四個常見手段。一是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會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二是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新業務等幌子。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雇人散發傳單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四是利用親情誘騙。不法分子利用親情關系,編造高額回報謊言,拉攏親朋加入,從而擴大集資規模。
非法集資雖然噱頭花哨、手段多樣,但套路萬變不離其宗,典型的非法集資活動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畫餅。編織各種“高大上”的項目,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
第二步:造勢。通過新聞發布會、產品推介會、組織集體旅游等,利用一切資源把聲勢做大。
第三步:吸金。通過返點、分紅等想方設法套取參與人口袋里的錢。
第四步:跑路。不法分子會在“吸金”后跑路,或經營不善致使資金鏈斷裂。
如何有效防范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危害重大,廣大民眾要學會認清犯罪分子非法斂財的真實面目,自覺抵制高息誘惑,主動遠離非法集資,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馬上消費提醒您,如果遇到賺外快、高額投資回報等以下幾種情況進行集資的,尤其要提高警惕:
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為幌子的;
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以房”養老等為幌子的;
以私募入股、合伙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注冊登記的;
以投資慈善、虛擬貨幣、影視文化等為幌子的;
以組織考察、旅游、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要求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面對一些投資集資類宣傳,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沖動投資。要學會識別和防范非法集資,多看、多思、多問,做到以下“三要”。
一要正確識別非法集資活動。首先看融資合法性,以及其從事的集資活動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其次,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再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投向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最后還要看參與集資的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二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要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范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風險。因此一定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投資前除了充分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之外,還要考慮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三要增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意識。非法集資是違法行為,參與者投入非法集資的資金及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因此,當遇到“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馬上消費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遠離高息誘惑,合理合法投資理財,主動遠離非法集資,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