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們在拼多多有了一個會客廳——程永新、金宇澄、麥家等文壇大家加入拼多多“眾聲創作者計劃” “多多讀書月”發布名家盛夏書單
“共生向上”的知識普惠力量——拼多多“眾聲創作者計劃”舉辦盛夏發布會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與青年作家暢談時代與創作
文學是屬于所有人的盛夏光年,每個人都在人生海海中尋找自我與世界的關聯。7月25日,拼多多“眾聲創作者計劃”盛夏發布會舉行,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與陳楸帆、劉子超、桑格格、走走等青年作家齊聚一堂,暢談時代與創作、生命與讀書之間的聯接,并分享關于文學的見解與體驗。
發布會上,“眾聲創作者計劃”宣布,《收獲》主編程永新、著名作家金宇澄、青年批評家李偉長、作家路內、著名作家麥家、詩人兼作家桑格格、作家周嘉寧(按姓名首字母客觀排序),繼鄭淵潔、余秀華、周國平、易中天、何帆等知名作家后,成為該計劃第三批受邀入駐者。
據了解,“眾聲創作者計劃”這一名字源于莎士比亞名篇《暴風雨》的經典名句“這島上眾聲喧嘩”。該計劃緣起于拼多多大型知識普惠行動“多多讀書月”,旨在通過流量傾斜、IP打造等方式,幫助優秀作家、優質作品找到更廣大的讀者,實現作家、讀者與出版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
“眾聲創作者計劃”盛夏發布會現場,走走、麥家、陳楸帆、劉子超、桑格格等作家(從左至右)暢談時代與創作。(攝影:吳志良)
作家在拼多多有了一個會客廳“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方言,形容人生像海一樣復雜多變,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在長篇小說《人生海海》里,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對于人生中歡樂、痛苦與孤獨的體驗,是文學作品永遠的主題之一,而通過共情與理解,在大時代尋找創作的力量,進而實現思想的輸出,是作家們的責任與義務。
在盛夏發布會現場,麥家在主題演講里談到,他選擇入駐拼多多“眾聲創作者計劃”,被兩個關鍵詞所打動,即“眾聲”與“創作”。“我本身是一個寫作者,我喜歡寫作,我愿意與寫作者相交,我一直覺得現在的文學正在變得越來越邊緣,越來越離開‘眾聲’,而文學是不能離開眾聲的,一本書、一個時代,都需要‘眾聲’。”他說。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在拼多多“眾聲創作者計劃”盛夏發布會發表主題演講,并宣布入駐“眾聲創作者計劃”。(攝影:吳志良)
作為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著有《風聲》《暗算》《人生海海》等經典文學作品,迄今為止,《人生海海》的銷量已經超過200萬冊。他筆下的世界,像一個開闊的高原,群山聳立,有烈風,也有艷陽,而那些作品里的天才和英雄,總以一種哀而不傷的悲劇收尾。在他看來,故事中的人,在大時代里起落沉浮,得到歡喜的結局是并不真實的,生命的底色與其說是歡樂,不如說是隱忍。
在談到“眾聲”的主題——時代與創作時,作家桑格格表示,她一直在力保自己和最初的我之間不要隔著東西,尤其不要隔著一個“文化”的東西。科幻作家陳楸帆認為,在喧囂的時代里創作,選擇與一個聲音、一個問題、一群人產生共鳴,因為這是屬于你自己的頻道。劉子超認為,真正的時代浪潮,是像心跳一樣的那種大海脈搏的聲音,“如果我要為時代寫作的話,要為真正的心跳寫作,而不愿意為時代的浮沫寫作。”
麥家提到,文學的內在邏輯,需要創作者在時代里擁有寫作的沖動與特質。眾聲喧嘩,眾聲閱讀,他希望,在眾聲當中尋找作家的讀者,讀者是完成協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我要來參加這個活動,既是希望我寫得更好,也是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可以讀到我的作品。”麥家說。
作家走走則直接將“眾聲創作者計劃”形容為“拼多多為作家開設的會客廳”,可以在屬于作家自己的頁面上,推介其他直連讀者的優質作品。同為首批入駐的作家劉子超補充說,他在自己的頁面上,選擇了北大歷史系教授羅新的《從大都到上都》、許知遠的《青年變革者》及他自己翻譯的《漫長的告別》,作為“拼多多會客廳”的部分推介書目。
在發布會公開的“眾聲創作者計劃”2021盛夏書單,則更是屬于“眾聲創作者計劃”將近30位作家的“拼多多會客廳”,涵蓋了他們的代表作,及推介的經典書目。《一個人的文學史》《人生海海》《繁花》《失落的衛星》《少年巴比倫》《變量3》《夜航船》《平凡的世界》《記憶記憶》《朗讀者》等經典作品皆出現在書單里。
“才華是用于記錄這一個時代的天賦。我們希望創作是直抒己見的、是海納百川的,同時也是被尊重和支持的。”“多多讀書月”負責人表示。
程永新、金宇澄、麥家等文壇大家入駐“眾聲創作者計劃”
踩在時代的浪尖上,和最著名的小說家一起創造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盛景,是怎樣的體驗?程永新被文學界譽為“作家中的作家”,作為權威文學雜志《收獲》主編,他邂逅并和蘇童、余華、格非等最富革新力的作家一起記錄和書寫了時代里的故事。
“眾聲創作者計劃”宣布,《收獲》主編程永新、著名作家金宇澄、青年批評家李偉長、作家路內、著名作家麥家、詩人兼作家桑格格、作家周嘉寧(按姓名首字母客觀排序),成為該計劃第三批受邀入駐者。(眾聲供圖)
而他性格中的細膩又直接,嚴謹又包容,又讓他成為人緣最佳的“為作家提上衣的人”。他在2007年,把那些壓箱底的通信、作家手稿、書評好好拾掇出來,整理成《一個人的文學史》,里面包含了中國半數以上最有影響力的當代作家手寫信。新版又加入了郵件、微博、微信和更多的評論與訪談,越發豐厚。作為第三批入駐作家里的文壇大家之一,他對“眾聲創作者計劃”的寄語,樸實而富有力量:“優美的文字溫暖人心!”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金宇澄對“眾聲創作者計劃”表示,生活永遠走在前面,自有其規律。他認為,在時代的變幻里,“語言的生命力一直是在吐故納新的,像一條很活潑的小河一樣一直在往前流動”。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頒獎詞這樣評價金宇澄的代表作《繁花》:“……在小歷史中濺出大歷史,在生計光霧中濺出世象大觀;急管繁弦,暗流涌動,盡顯溫婉多姿、余音不絕之江南風韻。”一座城市的大時代活在作家的筆下,金宇澄與王安憶被譽為當代海派作家的杰出代表。
這部描摹上海過去近半個世紀里飲食男女的小說,自2013年出版以來備受讀者歡迎,已經加印47次,并成為“多多讀書月”最受讀者喜愛的中國當代文學經典著作之一。在書中,三位主角阿寶、滬生與小毛,遇見各式各樣的人,比如天真無邪的小姑娘蓓蒂、嘮叨卻善良的紹興阿婆、任性的外貿公司職員汪小姐、女人緣出奇好的個體戶陶陶、由澳門陪酒女變為飯店老板娘的李李……各色人物在時空穿梭中相互對照,繼而又如鹽溶水般散落在城市的角落,上演屬于一座南方城市里飲食男女的本來面目。
作為海派文壇的青年批評家,李偉長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作家,關于時代與創作,他表示“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旅行”。李偉長認為,在AI時代,互聯網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表達,隨著大數據的加入,互聯網可以通過算法形成中心化,在文學的傳播過程中,可以通過拼多多這樣的平臺,將優質作品推送到讀者的面前。
十幾年前,周嘉寧因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與郭敬明、張悅然等成為青春文學派作家,而今她依然堅持寫作。她曾在“眾聲創作者計劃”沙龍上表示,她一直致力于“對抗虛無的世紀”,對于電子科技消解精神建設的疑慮最終煙消云散,作家們的作品以任何方式走向時代的嘗試,都是可支持、可擁抱的。
“時代與創作”一直以來都是“眾聲創作者計劃”所堅持探討的方向。“多多讀書月”負責人表示,“眾聲創作者計劃”系列線下活動以一種清談的方式聆聽文化界的聲音,是拼多多作為新電商平臺在知識普惠方向上的實踐之一。
拼多多高級副總裁許丹丹在盛夏發布會上介紹,知識普惠已被確認為拼多多的長期戰略之一,未來,“眾聲創作者計劃”還將繼續邀約創作者入駐拼多多,為他們投入流量資源,在百億流量包、明星IP店鋪打造和專業運營小組扶持等方面,協助更多的優秀作家、優質圖書面向大眾。
同時,為進一步滿足更廣大讀者的知識消費需求,推動平價正版圖書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8月上旬,拼多多將再次發起新一輪“多多讀書月”。據“多多讀書月”負責人介紹,本次讀書月將在第一輪讀書月基礎上進行產品迭代,增大補貼力度,并聯合更多的國內權威出版社,聯合設立線上專區,在全網最低價基礎上繼續補貼正版經典,切實履行知識普惠戰略,進一步推動“平價好書 全民悅讀”。
業內人士分析,對于拼多多來說,無論是“多多讀書月”還是“眾聲創作者計劃”,是新經濟平臺從簡單滿足買家物質需求,上升至精神需求的“擴列”,更體現出拼多多基于自身平臺定位,持續為消費者輸出價值、與社會力量“共生向上”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