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由國務院發布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同步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推進知識產權改革發展,對于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背景下,知識產權對于消費金融公司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自明。
近日,由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指出,要在穩步推進原有知識產權金融業務的基礎上,充分用好支持政策,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創新,培養知識產權金融業務專門人才,提升知識產權金融業務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機制,幫助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有效拓寬融資渠道。
當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消費信貸的各個流程,消費金融公司面對經濟數字化的大趨勢,以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已成為各家金融公司的必要能力,越來越多的金融公司需要加速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數據中臺等數字科技手段推動公司變革。
不知不覺中,消費金融行業已在國內走過近12個年頭。行業也由最初的懵懵懂懂變成了國內金融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時間推移,整個消費金融市場自身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從逐步拓展開放場景需求轉變為以知識產權為護城河,打造屬于消費金融行業特色的科技賦能模式。
以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為例,馬上消費金融一直以來都在向高質量、精細化數字發展做出努力,對外以智能化手段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對內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為驅動力,全面夯實數字化、智能化能力,打造消費金融數字經濟生態圈。
馬上消費金融董事長趙國慶表示,掌握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是衡量企業科技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只有將自主知識產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科技競爭中占據主動話語權,才能在科技賦能金融、實體經濟、服務社會和民生中更具底氣。
早在2020年4月,馬上消費金融就已經通過了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國標(GB/T29490-2013)認證,成為重慶首家通過該認證的金融機構。目前,馬上消費金融已自主研發了900余套涵蓋消費金融全業務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術系統,提交專利申請330余項,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74項,是業內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公司。
正是憑借長久以來在知識產權及科技專利方面的積累,馬上消費金融已經實現了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與此同時還向同業機構帶來可參考的科技發展路徑,以實現行業的共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在“十四五”規劃和綱要的發布后,知識強國戰略必將是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又一助力,而知識產權則將成為消費金融行業的下一個重要發展引擎。
更重要的是,消費金融公司的知識產權專利數量也是公司科技能力的一個佐證;蛟S對于行業而言,一兩個專利的出現并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響應國家號召,持續發展科技力量,才是消費金融公司未來得以差異化發展以求更進一步的堅實路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前在知識產權方面付出努力的企業,必能成就未來消費金融行業的“千里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