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里夫金曾在《零碳社會》中預測:“碳泡沫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化石能源文明終結,新生態文明時代到來,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將發生巨變。”
今天碳中和作為發展的主旋律已經悄悄奏響。在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支撐綠色建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財政部、住建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十四五”期間將大幅提高綠色建材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比例。
在這樣的背景下,葛洲壩地產緊扣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著力推進在綠色建筑領域的創新研發。近日,葛洲壩地產與清華大學聯合申報的建筑室內空氣質量測評控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據了解,該課題針對我國室內空氣污染的痛點問題,創建了VOC釋放特性測評控新理論和技術,研發了凈化性能測評控方法和設備,并建立了建筑室內空氣質量預評價技術。課題成果被直接應用于52部國內外標準,推動了健康建筑和綠色建筑的發展。
建筑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體現了葛洲壩地產開發產品以人為本,關注用戶健康的宗旨,是葛洲壩地產產品研發及應用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此次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是北京市對葛洲壩地產在科技研發與創新應用中所作貢獻的認可,也堅定了葛洲壩地產在科技研發與創新應用落地方面持續推進的信心。
沖鋒在前,勇于創新
如果畫一條成長曲線,一種是一開始起點很高,也就是初速度很大,但它一直保持著平的或者很低的增幅。另外一種,一開始接近于零,初速度很小,但是加速度很快。但是葛洲壩地產則是例外,葛洲壩地產不僅起點高,同時還保持了較快的加速度。
一方面,葛洲壩地產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依托上級集團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優勢,借力能源、交通、智慧、綠色等優質資源,系統拓展產融結合、產城融合發展空間。牢牢把握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機遇,系統推進片區開發、城市更新、產業導入、TOD開發等業務,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同時,創新拿地模式,加強產業導入,突出投資牽引作用,優化生產力和產業布局,打造一體化、專業化、集約化、差異化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葛洲壩地產重點布局國內一線及二線核心城市,戰略布局囊括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等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沿的地區,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助力城市共建。葛洲壩地產注重“區域深耕+聯動開發”,聚焦主營業務領域的同時實現上下游產業鏈聯動開發,著力推進全方位集成和一體化協同。在做優增量的同時,著力盤活存量,形成“投、融、建、營、退”的閉環,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支撐。
在專注于高端地產項目的開發同時,葛洲壩地產穩步拓展產業地產發展新空間,探索特色小鎮、未來社區、健康地產、養老地產、文旅地產的特色化發展之路,合理分配資源,優化業務結構,提升持續發展能力。與此同時,強化投資風險防控,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在研判市場、排查風險中把握機遇,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厚積成勢,行穩致遠
在綠色建筑賽道,葛洲壩地產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且擁用明顯優勢。2016年,葛洲壩地產首創了“5G科技”產品體系與產品戰略,將綠色、健康、智慧作為企業最高產品戰略。為加快推進綠色人居發展,在葛洲壩地產科技專家委員們的指導下,葛洲壩地產參與承擔了健康建筑科技攻關方向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不斷推進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健康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機構的合作,參編了《健康建筑評價標準》團體標準以及行業標準,共同建設“健康建筑聯合創新實驗室”,深入開展健康建筑核心技術的聯合攻關。
“健康建筑聯合創新實驗室”于2019年3月揭牌,著力實現三大目標:一是構建健康建筑標桿展示樣板間,為市場提供健康建筑的展示空間。二是構建可用于實驗和驗證的健康建筑體驗實驗空間。三是構建創新實驗室的研發載體和平臺,推動健康建筑產業領域的全面合作與創新實踐。
可以說,在綠色科技的“美好生活”實踐方面,葛洲壩地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此外,葛洲壩地產開發項目綠色建筑認證覆蓋率已實現100%,累計獲得綠色建筑認證標識30余項,累計綠色建筑認證面積近450萬平方米;通過廣泛采用低碳節能技術,運行階段估算每年可實現節能量22萬噸標煤,帶來每年二氧化碳減排量14.4萬噸,相當于每年植樹804萬棵。
在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葛洲壩地產也將一直勇于探索,為美好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為每一位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居住者,勾勒出綠色、健康、智慧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