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 日,在深圳舉辦的“看見你看不見的悅刻”媒體探索日上,RELX悅刻(霧芯科技)入選了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2021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公示名單》。
“專精特新”由工信部在《“十二五”中小企業規劃》中提出,旨在培養一批“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工業中小企業。今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特別指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悅刻入選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2021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公示名單》)
據了解,獲評“專精特新”的企業將在隨后三年中,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領域享受相應扶持政策。入選廣東省“專精特新”名單,“是對悅刻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的肯定”,悅刻聯合創始人、研發和供應鏈負責人聞一龍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帶動電子霧化產業規范有序發展。”
闖過197道“難關”,專業化打造“拳頭產品”
與“巨無霸”企業相比,“專精特新”企業雖規模較小,但“小而尖”、“小而專”,長期專注于某些細分領域。
進入悅刻占地2萬平米的工廠,必須穿上防塵服、經過風淋室,這里已達到GMP 10萬級潔凈車間標準,超110人的品質供應鏈團隊管控著來料、生產、成品的一系列過程。每批悅刻產品走下產線,都需要經歷22項嚴格的檢測流程。在這里,每年僅用于抽檢消耗的霧化彈就超過200萬個。
據了解,這只是悅刻產品在出廠前經歷的最后一道“難關”。一款悅刻產品的誕生,共要經歷包括悅刻創新實驗室、理化實驗室、生命科學實驗室、感官分析實驗室、品質安全實驗室在內,5大實驗室設置的197道關卡。
(圖:品質安全實驗室內,悅刻產品正接受摩擦測試)
例如,在品質安全實驗室,工程師通過專業設備將悅刻產品置于35攝氏度、鹽霧濃度為5%的悶熱環境下運作,模擬出一種 “蒸桑拿”的體驗。據介紹,這項實驗是在探究高鹽度高濕度的環境下,電器元器件和金屬部分是否會受到腐蝕。
目前,悅刻產品不僅在國內電子霧化消費市場上占據首位,也在東南亞、加拿大、新西蘭等海外市場受到消費者認可。打造出“拳頭產品”的背后,離不開悅刻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上深耕細作、精益求精。
“品質工作是我們的紅線,”聞一龍表示,“在研發生產的任何環節,過不了品質部門這一關,我們都不能交付給消費者。”
精細化把控霧化液安全,絕不亂添加
在消費者最關心的霧化液安全方面,悅刻在過去3年時間打造了精細化的把控流程。
2019年,悅刻就投入建立了理化實驗室。目前該實驗室目前已通過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依托理化實驗室,悅刻獨立制定全面、嚴苛的霧化液企業標準,該標準在歐盟國家相關標準和美國PMTA的成分限量要求基礎之上,力求將“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細節納入。
(圖:悅刻對霧化液的檢測涵蓋19大類、94個具體指標)
“電子煙霧化液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見的甘油、丙二醇、尼古丁和香料,而對其檢測標準的嚴苛與否,將直接決定產品安全程度。”悅刻實驗室負責人姜興濤表示。目前悅刻對霧化液的檢測涵蓋19大類、94個具體指標。以消費者普遍關注的重金屬含量為例,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悅刻已將重金屬污染物的限量標準降低到與蔬菜、咖啡豆等食品相同。
“悅刻企業標準能保證絕無亂添加問題,我們有能力、有實力為成年消費者的安全負責。”姜興濤說,“隨著電子煙法制化監管時代到來,違規亂添加的行為將得到更嚴厲的處罰。”
致力創新,持續挺進霧化科學“無人區”
創新是“專精特新”的靈魂。只有牢牢掌握產業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中小企業才能迸發出持久的大能量。
悅刻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投入,僅在2020年,悅刻的研發投入達到3億元,占營收7.8%。資料顯示,自2018年創立以來,悅刻在產品技術、基礎科研上取得多項突破。目前,悅刻在全球的專利申請突破700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申請127項, 中國發明專利131項,申請內容覆蓋了電子霧化器設計、霧化液配方、釋放物安全、電控、智能化以及防止未成年人購買等各個方面。
與此同時,悅刻也在持續向科學進軍。
在國內電子霧化科學研究尚屬空白的前提下,悅刻于2020年9月建立了“1+4”的科學研究路徑,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建立理化研究、毒理研究、臨床研究和長期影響評估四大模塊,全面開展對電子霧化器的科學評估。
“如何讓電子煙的減害性發揮到最大?如何量化它對公共衛生的長期影響?這些復雜的問題,尚需要科學家長期投入才能給出答案,相關科研成果也將奠定中國電子霧化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聞一龍說。
目前,悅刻已與中山大學等8所大學、2家醫院、10個科研和委托研究機構建立不同維度的合作項目,并取得多個研究成果。2021年,悅刻相繼發表兩篇SCI論文,不僅驗證了涼味劑WS-23的吸入安全性,還從細胞水平證明電子煙的減害潛力。同時,悅刻正在開展國內首個通過倫理審查和專家審核的電子煙臨床研究項目,該項目項目已通過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hiCTR)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注冊平臺(WHO ICTRP)的審核。
“我們將繼續以專精特新為目標方向,把更多精力用于科學研發和技術創新。”聞一龍表示,“只有對這些難題不回避不放棄,才能讓基礎研究結果轉化為提升產品品質的力量,更能幫助全產業更科學、平穩、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