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光明事業,愛爾眼科打造世界醫療品牌
2022-05-10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2022年,是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以下簡稱“愛爾眼科”)成立的第20周年。回顧20年來愛爾眼科的成長歷程,有創業初期的篳路藍縷,有高速發展的波瀾壯闊,也有生死存亡之際的危機四伏。如今的愛爾眼科已經成為全球醫院規模最大的眼科醫療服務機構,服務覆蓋全球,截至2021年,服務人口超30億。開啟高質量發展征程后的愛爾眼科,正朝著“百年愛爾”不斷邁進。
創業初衷:使所有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
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在年初的《致全體愛爾人的一封信》中講述了創業故事。他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年輕時當過兵,后來從國企下海經商。20年前,由于創業失敗,身心疲憊的他住進了醫院。住院期間,因一次偶然機會進入了眼科行業,于是和戰友李力一同創辦了愛爾眼科。“多年后回頭看,個人的偶然背后是時代的必然,中國眼科行業進入了大踏步前進的時代!”
很多人問過陳邦辦醫院的初衷,而他則用最樸素的語言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初創“愛爾眼科”時,陳邦常去門診轉轉。有天,一位老娭毑走進診室,突然跪下對著醫生磕頭。“我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扶起,從她難懂的方言中了解到,她是從偏遠鄉村過來的,因眼睛看不見,多年生活無法自理,今天終于在這里治好了眼睛,看得清了,要叩謝醫生活菩薩……那一幕,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也是從那一刻起,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做的不是簡單的營生,而是為了幫助更多患者重見光明。”
后來,“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成了愛爾眼科的使命。
品牌成長:與健康中國的建設與發展同頻共振
愛爾眼科總裁李力多次表示,愛爾眼科很幸運,乘上了國家醫療體制改革,大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東風。如果要問愛爾眼科品牌發展經驗是什么,那就是以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的大政方針為指引,與健康中國的建設與發展同頻共振。并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持續滿足患者需求。
為了不辜負時代的機遇,也為了踐行創業初心與使命,愛爾眼科在診療模式、國際化、科教研、人才培養等多點發力。
如愛爾眼科響應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率先構建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地縣的“分級連鎖”模式,有效推進先進醫療資源下沉,讓基層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可及的眼科醫療服務,有效解決眼科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弊端,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2017年,愛爾眼科收購歐洲巴伐利亞眼科
與此同時,愛爾眼科加速國際化步伐,為品牌注入國際基因,布局亞美歐三大洲,構建國際化的眼健康生態體系,在醫療技術、教育培訓、資源共享等多個維度初步實現雙向賦能,“共享全球眼科智慧”,造福中國患者。
在科教研方面,愛爾眼科在全國建立了“多所、三站、三中心、二基地”的創新型科教研一體化平臺,并科學布局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通過建立“國際臨床研究基地”,賦能臨床學術研究,以推進自主創新與發展。
在眼科賽道競爭加劇的今天,患者的口碑,就是檢驗愛爾眼科品牌建設的金標準,更是鋪就“百年愛爾”的基石。愛爾眼科根據每個患者眼部情況,提供個性化診療。基于此,愛爾眼科開設屈光手術、視光、白內障、眼底病、角膜病等十大眼科亞專科科室,推出老花白內障門診、青少年近視防控門診等五大專病門診,通過專科專治、專病專診,全力守護14億“中國眼神”,讓患者擁有更優的視覺質量。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是我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開設的眼科學院,也是校企聯合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國有14億人口,眼科醫生卻不足5萬人,人才缺口極大。企業要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是關鍵。愛爾眼科通過率先探索建立中國眼科醫療行業校企合作新模式——與中南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暨南大學等10所高等院校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先后設立愛爾眼科研究所、眼視光研究所等7大研究所,實現了臨床、教學、科研一體化發展,人才積淀的厚度和學術科研的深度不斷增強。
不忘初心:公益慈善展現社會責任與擔當
要打造國人心中的品牌企業,除了龐大的業務規模,能否承擔社會責任同樣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地處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紫外線強,是眼科疾病的高發區。但是,受限于地理位置,當地眼科醫療資源極其缺乏、眼科診療技術相對落后。以當地發病率極高的白內障為例,在治療時,仍主要采用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術,傷口大、恢復慢,且年手術量不足300例。在其他城市已經熟練運用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在這里并未推廣開來。因此,許多眼疾患者需要去拉薩甚至更遠的成都就診,極為不便。“考慮到這里老百姓的眼健康需求是長期的,我們就干脆在山南建立一家眼科醫院。”陳邦說。
愛爾眼科第一批援藏專家團支援山南愛爾眼科醫院工作
2021年5月,山南愛爾眼科醫院開始運營。山南愛爾眼科醫院填補了西藏自治區沒有眼科專科醫院的空白,為當地各族群眾的眼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愛爾眼科不僅帶來了價值千萬余元的行業高端設備,讓基礎眼科檢查均能在本地完成,更重要的是還帶來了更先進的眼科疾病診療技術,讓大多數眼疾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質量的眼科醫療服務,滿足了當地百姓對眼病診療需求,洛追桑布就是其中一位。
洛追桑布寫的感謝信
2021年12月,在一次下鄉義診活動中,洛追桑布被查出患有雙眼白內障,彼時他的生活已經因為視力下降受到了不小的困擾。經過詳細檢查后,首批報名援藏醫生劉偉為洛追桑布確定了手術方案。2022年1月5日,洛追桑布雙眼經過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重返光明,這令他格外激動。“向慈善的白衣天使致敬!”在送來的感謝信中,他不停地表達著對山南愛爾眼科醫院醫護人員的感激。
在山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洛追桑布”通過山南愛爾眼科醫院重返光明。
陳邦坦言,像山南愛爾眼科等基層醫院基本難以盈利,開設的初衷也并非以盈利為目的,但對于當地居民很有意義:正如“愛爾眼科”的使命“使所有人,無論貧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只要是有眼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會有愛爾眼科的醫院”。
要想實現這樣的初心使命并非易事,而愛爾眼科通過“分級連鎖”和“交叉補貼”擁有了基層眼科醫療服務建設中規模和機制上的雙重優勢,建立起了全覆蓋的眼科醫療服務網絡。尤其是獨創的“交叉補貼”機制,用高端醫療服務收入補貼城鄉低收入人群,打造出了可持續的眼健康公益扶貧體系。世界銀行為此還發表了專門的案例研究報告,并在全球發展中國家推廣愛爾的創新公益模式和相關經驗。
特別是針對國家貧困縣、“三區三州”、建檔立卡戶等深度貧困地區和對象,愛爾眼科進行精準救助,實施了“精準脫貧光明行”、“‘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癥救助”、“‘健康視界盡收眼底’眼底病公益救助”、“許孩子一個光明未來”、“青少年眼健康關愛”等公益項目,幫助貧困眼病患者重見光明,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目前,隨著我國脫貧攻堅已取得全面勝利,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任重道遠,愛爾眼科又助力鄉村振興,重點關注農村人口的眼健康,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積極貢獻。
截至目前,愛爾眼科公益足跡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緬甸、老撾、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幫助近百萬名貧困眼病患者重見光明,中國CSR貢獻率11%,眼健康義診和科普宣教覆蓋人次達1.8億。上市以來,累計捐款金額11.8億,僅2021全年就向社會捐贈資金3.34億元。愛爾眼科先后獲得了“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中國公益慈善企業”“湖南慈善獎”等榮譽。2021年5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更榮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行穩致遠: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風雨兼程二十年,愛爾眼科取得了許多令人驕傲的成就,但陳邦卻說,“如果要給愛爾19年的發展打分的話,我認為最多勉強打個70分。”
據了解,近年來,愛爾眼科一直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致全體愛爾人的一封信》中,陳邦直面過去高速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并宣布從即日起,“愛爾眼科”將全面擁抱社會監督:以患者為中心,以溫情為紐帶,以法律為準繩,實事求是地解決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對于社會監督,一經相關調查確認屬實,將立刻處理,及時回應,迅速整改,絕不推脫。據悉,“愛爾眼科”還成立了由總裁牽頭的專門機構,持續推進醫療和經營管理規范,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我們只有站在更高的起點,打開更廣闊的視野、按照更嚴格的要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才能實現百年‘愛爾眼科’!”陳邦如是說,不忘初心,不忘那位老娭毑帶來的感動與震撼,重新上路,行穩致遠。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