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一年。《2016-2017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同時,2016年也是電商的轉折年,從4月8日起,我國實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并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新政規定,總價值在5000元以內(含5000元)的個人自用入境商品,不超過8000元(境外不超過5000元)的境外購買及國內口岸免稅店購買的商品,海關都將予以免稅放行。
稅務改革后,跨境電商在2016年也對經營策略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而且這一調整保障了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
這一調整從各跨境電商的活動內容中便可以發現,2015年亞馬遜就以“海外正品”和“全球同步”為亮點,將美國直郵中國的郵費下調至每公斤1.99美元,亞馬遜歐洲五大站點也同步下調直郵中國的費用;2016年除了郵費優惠外,還在海外購中對接了亞馬遜英國,以豐富的商品品類為主打。天貓國際在2015年的“黑色星期五”主打美國海淘,四大百貨聯合天貓國際一起行動,商品均以人民幣標價,且免美國境內購物消費稅,可使用支付寶付款;2016年則提出“全世界無差別”主題,在展示各大國際百貨巨頭的部分折扣商品時,還引入了ar等技術。
2016年11月28日,國內跨境電商企業的“黑色星期五”活動落下帷幕,交出了各自的成績單:天貓國際用7小時就超越了上年同期全天的交易額;亞馬遜海外購銷售額是上年同期的2倍,并且是當年11月11日的6倍;京東全球購個人洗護、3c等品類的訂單量是上年同期的2倍,保健品類的銷售額實現翻番;洋碼頭交易額超上年同期的6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從《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頒布后的第一個“黑色星期五”來看,跨境電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企業服務專業化與個性化的趨勢已從中得以顯現。
提示
注意到貨時間
目前,跨境電商常用的物流方式有兩種:以阿里、網易考拉為代表的保稅備貨方式;以洋碼頭為代表的跨境直郵方式。二者區別在于先有貨還是先有訂單。保稅備貨,即先將貨物囤在保稅區,消費者下單之后再配送至客戶;而跨境直郵,是指消費者下單后,商家在國外把商品統一打包入境清關后,再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不同的備貨方式決定了到貨時間長短不同。保稅區備有貨物的商家到貨速度要快很多,而海外直郵的商品有的需要一兩個月才能到貨。
關注保質期
購買有保質期的商品,一定要詢問好郵寄時間及商品的生產日期,以免剛收到貨就面臨過期的煩惱。
不一定都劃算
消費者跨境購買商品,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沒有,另一方面就是跨境購買會便宜些。但這也不盡然。北京消費者俏俏在網上跨境購買了一套化妝品,因為當時看著每瓶的價格要比國內便宜100元左右,所以她就購買了一套,算著能節約500多元。結果隨后在逛商場時她看到有專柜在搞促銷,有贈品和積分的活動,算下來比海淘來的還要便宜。
跨境購物不僅要貨比三家,還要與國內同樣品牌的商品比較一下價格。另外,跨境購物還要加上郵費、稅款等,綜合算下來,不一定都劃算。
小心淘到不合格產品
跨境購物是為了買到更好的商品,但是如果不小心也會事與愿違。2016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對跨境電商進口兒童產品專項抽檢結果顯示,共抽取檢測樣品168批次,檢出2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6.67%。浙江檢驗檢疫局2016年共抽查跨境電商120批,產品檢測不合格率高達57.5%。
在海淘的時候,不能輕信國外商品,對不了解的商家、品牌,不要輕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