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就在手里,卻接連收到銀行發來的消費短信,原來,是自己的信用卡被人復制了。今年6月,江蘇省張家港市檢察院對以欺騙手段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并復制、盜刷他人信用卡的嚴春亭提起公訴。近日,法院以信用卡詐騙罪判處嚴春亭有期徒刑五年零六個月,并被處罰金6萬元。
奇怪的消費短信
提起自己的信用卡被連續盜刷的經歷,許加(化名)至今心有余悸。2016年年底的一天,一聲手機短信提示驚醒了正在午休的許加。拿起手機一看,她大吃一驚。原來,這是一則交通銀行的信用卡提示短信,提示她的一張信用卡剛剛進行了一筆5萬余元的交易,交易地點在外地的一個購物中心。許加立即翻看錢包,確認自己的交通銀行信用卡并沒有丟失。
不久,手機再次響起,同一卡號同一地點,再次刷卡消費3萬余元。卡在自己手中,信息也確實是交通銀行客服電話發送的,疑惑之余,許加立即趕到附近的銀行網點查詢。根據ATM機的顯示,許加發現自己的交通銀行信用卡果然已被消費8萬余元。為防止再次被盜刷,她火速辦理了這張卡的凍結手續。
令許加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她的手機短信提示音再次響起,信息顯示她的一張民生銀行信用卡和一張中國銀行信用卡也被盜刷了,消費、取現地點都是在同一區域。
鎖定犯罪嫌疑人
令許加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三張信用卡都在自己身邊,也從未開通這些銀行卡的網上銀行業務,那么,信用卡里的錢是如何被消費的呢?許加立即報了案。公安機關根據報案線索,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嚴春亭,并將其抓獲。
這個嚴春亭一身名牌服飾,看起來一表人才。他的口才非常好,也顯得非常真誠。但提到他取款一事時,他卻含糊其詞,顧左右而言他。
后來,警方讓許加對犯罪嫌疑人的照片進行辨認,許加確認后發現,這個犯罪嫌疑人正是不久之前給自己辦理信用卡的“銀行工作人員小嚴”。
真相大白
為經營這起騙局,嚴春亭進行了周密策劃。他先從網上買來銀行卡讀卡器以及空白的信用卡申領表,并學會了銀行讀卡器的使用方式。之后,他行走、穿梭于張家港市的各個大型商鋪區、批發市場,謊稱自己是銀行工作人員小嚴,并向商販們推銷信用卡。為顯得更加真實,他還專門制作了名片、工作牌。通過口口相傳、熟人介紹以及嚴春亭的一流“演技”,大家對這個“銀行工作人員小嚴”慢慢熟悉起來。
為了更好地掩蓋自己的身份,他借口“上門服務”,采用“以卡辦卡”的方式為辦卡人提供“信用卡申請手續辦理服務”。所謂的“以卡辦卡”,就是利用辦卡人所擁有的信用卡證明其信用能力,只要證明這些信用卡沒有欠款就可以辦理新的信用卡。這讓嚴春亭有機會接觸到辦卡人已有的信用卡,并趁其不備利用銀行卡讀卡器讀取他人的信用卡賬號信息。而讓辦卡人員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查詢是否欠費的過程則是騙局的另一步。辦卡人員在手機通話過程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與銀行客服的溝通中,不太在意密碼輸入的遮擋,再加上一般人使用多張信用卡時往往有使用同一密碼的習慣,即便有所遮擋,嚴春亭幾經推測也會得出。
利用這樣的手段,嚴春亭獲取了多名被害人的信用卡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復制在新的偽造卡上。利用這些偽造卡,嚴春亭出入于高檔奢侈品店瘋狂消費,僅一天時間消費數額就達十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