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數字技術的介入讓傳統光學相機走下高臺。專業和草根似乎沒有了不可逾越的鴻溝,數字加相機,一切變得高深莫測又觸手可及。接著,相機綁定了手機,像素一升再升,大有吞并低端數碼相機的趨勢。原先的“龐然大物”在如今這小玩意的面前敗下陣來。于是,繼網絡、手機之后,大大小小的相機走進我們的生活,發現、偷窺或者炫耀著我們的生活。
自從購進新款的數碼卡片機后,朋友的網絡相冊一下子熱鬧起來。新發型、韓版裙子、收到的小禮物,都拍成照片放在網上“昭告天下”。當然,這些私人的東西也僅限于一群好友內部流通。每次相冊更新,朋友們都踴躍留言,稱贊一番,生活倒是有滋有味。忽然某日,我在攝影論壇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數碼發燒友的圖片上,大驚!圖片上正是我的這位美女同學!她在街頭購物的照片被人偷拍下來發到網上,被冠以“街頭走光”等字眼的標題。下面一群熱情洋溢的網友對圖中人評頭論足,回帖率頗高。我看得臉發綠,連忙致電好友。
友聞后暴怒,雖然后來與網站協商撤掉了帖子,但好像一直留了個陰影在心里,自此網絡相冊更新不再。想必是恨屋及烏吧,她將相機一同打入了冷宮。
唉,人被機器折磨。起起落落,個中滋味,只有自己體會了。
發現:世界很小也很大
現代城市人的生活逃不出家和工作場合的輪番轉換。城市是越來越大了,我們的生活圈子卻并沒有因此而擴張多少,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多數家庭生活的主旋律,我們漸漸麻木。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只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之美,需要發現。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小小一個相機,賦予了我們一種藝術的能力。比之作畫,比之奏樂,調到自動檔,簡單地咔嚓一聲就有可以喚為作品的東西出來。作品優劣,不依賴于操作技術,也不受制于風景人物,只看拍攝的心思。即使是平常的生活場景也可以發現一些不平常,諸如孩子純真的眼神,下班高峰的車水馬龍,隔壁餐廳的特色美食。好與不好并沒有權威的評判標準,完全可以“情人眼里出西施”。攝影,從某種意義上說,變成一場全民化的自娛自樂,平淡的生活也被發掘出無限創意。
偷拍:狗仔癖?
數碼相機越來越小,手機相機像素越來越高,因為記錄瞬間如此簡單,大家抓拍的熱情空前高漲,連新華網上也有專門的板塊發布網友在生活中拍攝到的各種“突發畫面”。大大小小的攝影八卦論壇上也常常出現網友抓拍的俊男美女,明星的曝光率增高,娛樂記者的工作被大家分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頁上戴墨鏡的明星走得遮遮掩掩。終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身的相機讓全民狗仔化。前不久,新華網上出現網友偷拍的王菲在超市購物的情景,王女士被圍巾墨鏡包裹得嚴實的模樣出現在清晰的畫面上,讓看到的人也尷尬一番。頗有些姿色的非明星們也在劫難逃,攝影論壇上常有網友們偷拍到的街頭美女大PK。可憐的路人甲乙丙丁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掛到網上被人評頭論足。更有廣告商打出“偷拍無罪”的宣傳語,聽得人背后發麻,只希望自己長得人見人厭,不要進入好事者的鏡頭,但難保哪天網上開始評選年度十大丑八怪……
自戀:窺視變為“看見”
據說人有窺視他人的劣性,但很多手持相機的人,也傾向于拍攝自己。如日本評論家所言“過去的‘窺視’變為現在的‘看見’,原來是一種從自己的領域入侵別人領域的行為,當自己也可以‘窺視’自己時,這為觀察自己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新一批草根紅人的興起,是自戀與窺視的共同產物。網絡紅人多半容貌特異,語出驚人,如芙蓉俏佳人。有著神秘的背景,如極地陽光,但不論如何,他們都有著一批照片源自自拍或他拍,源源不斷地出現在網絡媒體上,更新網民的視線。他們自戀成癖,看客們窺視的欲望強烈,干柴烈火,一觸即發,使芙蓉美女們抑或其他愛好暴露自己的帥哥們迅速成長為網絡紅人。不管最后是被群罵了,或者是被指有人暗中炒作,終歸是表現與觀賞都很盡興,各有所得。
相機的零距離介入,讓生活、他人、自己都被更簡易更清晰地看到。思維被激發,欲望被加長。所以各位帥哥靚女、明星達人、熱愛怪異著裝者、常常在大馬路上吵架斗毆者、不喜歡隨手關房門的人都要注意了,小心正被某個鏡頭瞄準,成為明天的話題,因為我們正在遭遇一個全民亂拍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