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的手機,到月底一查話費,怎么會莫名其妙地被扣了好幾十元呢?原來,這都是山寨手機惹的禍。日前,煙臺市消費者協會發布2009年第2號消費警示:山寨手機有陷阱,用戶使用須謹慎。
今年1月初,李先生在煙臺市區某手機店買了一款山寨手機。回家以后,李先生在調試手機時發現,里面內置了很多信息服務,不小心觸及到,馬上接二連三地收到回復短信,再查話費,每次都扣去2~6元。起初,李先生并未在意,可到2月份一查話費,竟然多出好幾十元費用。李先生感到十分郁悶,遂將這一情況反映給煙
臺市消費者協會。
據介紹,今年以來,煙臺市消費者協會已經連續接到不少消費者關于山寨手機莫名其妙發短信的投訴。那么,這些奇怪的費用到底從何而來呢?
經煙臺市消協工作人員了解,原來,這些費用是S P運營商與通訊公司的增值業務產生的。
按照規定,消費者在使用增值業務時,SP運營商應該有提示,比如下載一條彩鈴的收費多少,然后消費者進行兩次確認才有效。正規手機廠家的內置增值業務都是有提示的,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消費者誤訂手機業務。
然而,一些S P運營商與山寨手機生產商相互勾結,在手機內設置軟件,在沒有得到消費者有效認可的情況下,就確定了相關的業務,對消費者收取高額費用。消費者反映的類似問題大多出現在山寨手機上。通過在手機內置軟件而達到增值業務的方式,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