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黃師師 記者陳 鐵)到郵政儲蓄所繳社保,意外發現賬戶上被連續扣除兩個月的手機短信費用。武漢市的陳先生投訴,稱自己并未開通中國郵政儲蓄的“效能快信服務”,卻被無故扣款10元。
去年9月,在武漢市江漢區社保局的指定下,陳先生在郵局開戶繳納社保金。同年11月19日,陳先生收到中國郵政的客服短信,稱將推出短信免費體驗活動。當天,陳先生回復“取消”。次日,中國郵政回復短信:“您已成功取消郵政儲蓄的效能快信業務”。
今年1月18日,陳先生又收到中國郵政短信,提到“至1月20日,其開通的效能快信業務將滿2個月,之后將按每月5元的標準扣費,如要取消可發送‘0000’回復取消”。“上次回復取消后,我就沒收到一條服務短信,怎么還要取消?”感到不解的陳先生只好再次回復“0000”。不久,對方確認“取消成功”。
隨后,陳先生到郵局交保費,竟發現存折上顯示1月20日和2月20日分別被扣除短信費5元。
“兩次取消,也都成功了,怎么還會扣費?”3月2日,氣憤不已的陳先生跑到郵局反映,被告知暫時無法解決,理由是“負責人不在”。隨后,他又找到銀監會,但一樣因見不到相關負責人,投訴無門。
對此,中國郵政客服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解釋,由于短信平臺不穩定,這種情況偶爾會發生。事后,中國郵政客服部反饋,已取消陳先生的短信服務,并將扣款返還。
就陳先生反映的手機短信服務難取消的問題,記者再次走訪了有關通信企業,得到的答復是:有部分增值服務商(以下簡稱SP),開發了一些增值業務,吸引消費者定制短信,且在不被告知的情況下,轉入默認定制和包月收費。于是,手機用戶便成為“沉默用戶”。
據了解,SP提供的短信、圖片、聊天等服務消息,大多需要用戶進行回復,以包月形式向用戶收費。當用戶免費試用期后,就被一些SP自動轉入包月收費,擅自開始收費。僅去年,湖北聯通公司就累計清理沉默定制關系2308463件,對部分有違規行為、投訴量較高、綜合測評不合格SP商戶進行嚴懲,已處罰51家,終止合作3家,清退96家。
目前,湖北武漢的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正在大力清理“沉默用戶”。《中國質量報》
黃師師 記者陳 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