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車市未現供需兩旺 熱盼節后飄紅
由于擁有“十一”、中秋兩大概念,今年國慶黃金周車市并未出現供需兩旺、購車火爆的情形。有專家認為,今年新車大量上市,延緩了一些消費者的購車計劃,特別是商家頻繁的促銷降價,讓消費者覺得黃金周以及接下來的時間,車價還會往下掉,在這個黃金周心理博弈期,消費者選擇了節后繼續觀望的態勢。同時消費者購車心理日趨成熟,中秋又恰逢在“十一”假期期間,不少人都取消了長途駕車出游的計劃,而改在黃金周集中看車,因此購車的消費效應并未顯現,今年黃金周在平淡中度過,但廠商們普遍認為車市銷售將在節后看漲。
價格戰未打響
按照以往慣例,廠家在9、10月都會為全年銷量排名和年終返點加大促銷力度,尤其是在黃金周期間會產生連鎖反應,集中大幅度地降價。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今年各廠商的優惠幅度并沒有之前預期的大,之前普遍預測的價格戰也未如期而至。
盡管車商們使出了渾身解數,降價、送裝飾或是送禮包等一個也不少,但是消費者卻就是不領情。
一位在北方市場看車的消費者表示,不少經銷商在節前就宣布了降價,但在黃金周期間,并未有新的優惠措施,對于送的各種實物的優惠,不如直接降價的誘惑更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不少消費者也表示,隨著購車心理的平穩冷靜,因此消費者仍然采取持幣觀望的態度而不急于在本月購車。
網上車市總經理華雪表示,通過監測,對于那些在節前降價的車型,在黃金周期間并未采取新的降價策略,但綜合來看,只有5%的降幅,消費者不能得到更多的實惠,自然出手就要慎重很多。
市場反應趨冷淡
今年車市的特點在價格顯著下降的同時,還表現為車型的極大豐富。據統計,僅在1.6L排量的中間市場,就有150多個車型在市場上“拼殺”。新車無論何時都是車市中的亮點,尤其是在黃金周期間,到市場看車的不少車主都是沖著新車去的。
3日,記者在北方汽車交易市場看到“派朗上市-菲亞特金秋賞車會”的橫幅還沒有撤去。同時,與北方汽車交易市場一街之隔的西國貿汽車交易廣場也在舉辦“家用轎車展示會”,商家拿出了各類新車展示。但與汽車市場內各個經銷商的熱烈反應相比,記者發現消費者的態度顯得似乎有些冷淡。并未看到想像中人頭攢動的場面,各大品牌4S店內的顧客也是零零落落,絲毫沒有節日的景象。
6日,北京天達同力的銷售人員介紹說,今年由于夏利并未在黃金周采取新一輪的降價優惠,因此,盡管從9月初降價開始,銷售數字明顯上升,但在黃金周并未迎來購車高峰,與“十一”前的銷量變化并不太大。
一家瑞風汽車的經銷商也表示,由于節前銷售的火爆,因此從開始就不看好假日期間能有新的增長。在今年黃金周,店里還采取了輪番休假的措施。
無法上牌是關鍵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導致黃金周車市平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節日期間購車手續無法辦理。
不同于房地產與百貨零售業,汽車不能即買即用,它涉及復雜的手續辦理問題,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由于政府部門節日公休,上牌、工商驗證、購置稅、保險等相關購車手續不能辦理,消費者只能看車、選車和訂車,所以車市黃金周一直是溫吞水。
所以在黃金周期間看看車,感受感受汽車文化也許是眾多消費者的共同看法。而沒有價格的促銷恐怕購買車輛不是消費者在黃金周期間的最佳選擇。
另外關鍵一點是需求,絕大多數是已經有車準備換車及目前對汽車不是特別需求的人,觀點是一致的。正準備換車的人其主要是想提高車輛的檔次,而由于目前已經有車,至于何時更換并不是非常著急,等上一段時間也不是不可以,所以這些人是在等自己喜歡的車型出現,或是等自己理想價格的車型出現時再購買車輛。還有一些人是本身沒有汽車,可是又想購買車的人,目前又對車輛并不是特別需要,汽車對他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所以這些人也在等,到汽車非有不可時就會馬上出手,或是等到心里可以接受的車型出現并價格又達到心理購買底線時再出手,這時也不遲。
節后消費待井噴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北京車市的波瀾不驚并不感到奇怪。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北京的汽車市場容量大,是各大企業都不敢掉以輕心的“重鎮”,因此無論大小節日,或是新車上市,北京車市都是其營銷重點。同時,京城的消費者也日漸成熟,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已經司空見慣,對于節日促銷等活動的反應自然沒有商家們想像的那樣強烈。
據了解,盡管沒有節日前集中的熱銷,但整體車市已經開始回暖,尤其是外地人借假日到北京購車者增多,已成為黃金周的消費主流。但指望黃金周里的7天創造奇跡的廠家并不多。
金九銀十在今年車市整體低潮的情況下依然對車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未來車市依然是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趨勢,車市暴熱或暴冷的大起大落將不會再重演。可能出現漲價或價格不變的車型,一是在9、10月份銷售火爆的車型,經銷商和廠家完成全年任務在剩下的兩個月沒有任務壓力,而會等到明年2月后另一個旺季的到來再規劃新一年的任務;還有就是新車上市后舊車型停產導致庫存驟減,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自然會回升。您選擇的車型在年底究竟降價還是漲價要看這一黃金期的銷售情況,但記者認為到10月多數廠商都會給出全年的最低價,每年到年底都是汽車生產企業和經銷商沖關的時期,為了把全年的任務完成,把庫存量降低,往往會在年底把價格做大幅下調。同時就國人的消費觀念來講,年底也是購買家庭大件商品最旺盛的時期,所以說“十一”長假過后才是真正該出手的時候,黃金周后的拼殺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