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有很多話要說。”“《濟南市汽車維修管理條例》實施是好事,但只要保險公司仍然占據汽車定損賠付維修的'霸主’地位,不改變暗箱操作和霸王條款的壞毛病 ,濟南的汽車維修市場仍然不會有根本改變。”一些汽車維修企業向記者“揭黑幕”。自7月1日《濟南市汽車維修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記者連續數日采訪中小維修店、汽車配件經銷商、4S維修店,體驗保險公司理賠、定損程序,切身感受到了保險公司在汽車維修業的“老大”地位。
定損全是系統價維修使用仿制品
不少維修企業反映,濟南相當數量的維修業務與保險公司有關,脫離不開保險公司的“左右”。
3日中午,濟南西郊一家2級汽車維修店內,老板鄭意先生(化名)拉住記者,“我有很多話要說。”
鄭老板做汽車維修十余年,對這個行業非常了解。“ 最影響汽修業務的就是保險公司霸道的獨立定損。我剛剛接了一個單子,維修下來,我花費了 8000元汽車配件成本,保險公司給我的定損數額是8800元,加上工時費,我們干了半個月還賠錢呢。如果使用正廠配件,我們賠的錢更多。你說維修怎么會有高?”鄭先生告訴記者,保險公司給維修企業的定損價格都是自己內部的“系統價”。
“這個系統價基本和配件市場的'副廠件’行情差不多,甚至更低。車主不了解具體應該花多少錢,多是完全聽保險公司定損,只要求把車修好就行。”鄭先生說,“由于保險公司給的維修價格極低,維修企業也要有生存利潤,那只能犧牲車主的利益,盡量使用便宜的副廠件、仿制品,甚至假冒偽劣的汽車配件。”
不讓你看定損單因為里面有貓膩
保險公司利用車主對配件價格不了解,極力壓低維修費用來減少賠付支出。鄭先生說:“保險公司一般不給你看定損單據,給你看也不讓你抄或者復印留底,就是怕你告他。你一旦講這個維修價格連好點的副廠件也買不來,他就會說,這是公司的系統價。明擺著,他定多少是多少。有的保險公司定損員根據這個業績拿提成,千方百計壓低定損費用。”
4日,市民彭先生就告訴記者,他的車后保險杠因事故需要更換,“我的保險杠是進口件,換一個價格在1600元左右,可是保險公司給的維修費僅僅定為1000多元,加上人家的工時費,怎么會給我更換進口件呢?我找保險公司反映了,他們拖了很長一段時間,然后告訴我,定點維修店沒有進口件了。我只能接受安裝雜牌子的。”
利潤空間很有限4S店也用副廠件
4日下午,在張莊路一家小型維修店,年輕的店主直言不諱,“我們店小,活也許干不好,4S店的維修就好嗎?只要保險公司不留出正常利潤,誰也干不著,干不好!對這些保險公司,我們維修行業都很清楚,有家實力很強的保險公司最差勁,千方百計找免賠理由,壓低維修費,而另外兩家大公司就好一些,人家不差錢,賠付及時痛快。”
按一般的理解,4S店使用的應該都是正版廠家零配件,然而記者根據維修店反映,在張莊路某汽配市場采訪發現,一些4S店確實也有副廠件進貨。
在汽配城一家湖北的汽車鋼板生產企業的周轉倉庫,其負責人告訴記者,“像我們這樣的正廠鋼板1000多元,副廠的800多元,差別不大,可是這點利潤,就能讓一些4S店動心,沒有規則,沒有辦法,很多時候全靠良心和自律,一個簡單的條例,不可能管好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