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生活令人向往,但很多人在享受汽車帶來的快樂和便捷的同時,也會遇到些疙疙瘩瘩,讓人心里不痛快的事。讀者張建華最近就因為到4S店修車“被高價”弄得很生氣。他向本報打來投訴電話,請求“猛虎打假隊”幫助其維權。為了了解車商真實的服務質量,本報“猛虎打假隊”成員近日分赴成都相關4S店進行暗訪,實地考察和驗證讀者和車主投訴以及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并幫助他們維權。
暗訪實錄 4S店敲“棒棒”:擅自增加維修項目
車主:張建華
投訴情況:1月10日,張建華到機場路一家4S店對愛車進行常規換機油保養。張建華的車是去年8月份買的,這是他第二次更換機油,正常費用應該在300元左右。
當天,張建華把車開進4S店后,對接待人員交代了幾句,就放心辦事去了。等他回來拿車結賬時,卻發現賬單上的數字多達1230多元,當時他很憤怒,質問4S店為何要收這么多錢。4S店解釋說,他們對整車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常規檢測和保養,并更換了空氣過濾器、機油過濾器和機油等材料,再加上工時費,總共需要1200多元。但張先生認定,這是4S店擅自增加項目,敲車主“棒棒”。除了更換機油的費用,其他的費用,他一概不承擔。但由于車在商家手中,無奈之下,張先生最終還是交了全款,才取走車子。
暗訪地點:機場路某4S店
根據張先生提供的情況,“猛虎打假隊”的兩位記者和張先生一行三人,一大早便趕到位于機場路的那家4S店。根據事先商量的策略,張先生先在外面等候,待記者進行實地暗訪證實后,再電話通知他進去。由于張先生反映的是車商巧立售后服務項目,多收費用,因此,“打假隊”決定如法炮制,來一次實地售后服務大體驗。
當記者將車開到4S店后,接待人員很熱情地將我們迎接進車輛維修保養服務區,并詢問車輛相關情況,比如行駛里程、平時路況、駕駛員情況以及準備做哪些保養維護項目等,看上去,工作人員所進行的工作一切都很正常,而且也很專業。
不過,等到填寫維修保養項目單時,情況就有些變化了。
在聽到記者只是要求更換機油時,那位工作人員表現出一些失望,進而建議我們給車輛做做車身全檢測、內部清洗以及更換空氣過濾器等。在我們堅持只換機油時,她開始有些不大耐煩,并兩次借口接待其他客戶,將記者晾在一邊。
二十分鐘后,我們拿到她開出的保養單,上面仍然有更換空氣過濾器、機油過濾器等項目,加上工時費總共是490多元。實際上,我們的車子空氣過濾器更換不到一個月,就連機油也是才換上的,根本就沒有到要更換的時候。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經過一番實證,我們感覺客戶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于是,“猛虎打假隊”亮明身份,并打電話將張先生請到現場。看著突然的變化,那位接待人員有些慌張,并表示以上只是她個人的做法,和公司無關,并答應退還多收張先生的860多元。“打假隊”維權行動獲得成功。
暗訪實錄:服務耐心周到買車是種享受
車主:劉女士
反映情況:羊西線某4S店服務態度很好,我的車在那兒買的,售后保養也是在該店進行的,服務、收費還有質量,都很好,讓人放心,建議“猛虎打假隊”去體驗一下。
猛虎打假隊在行動暗訪時間:1月17日
暗訪地點:羊西線某合資品牌汽車經銷商
當記者邁入該4S店的大門時,“您好,歡迎光臨!”一個甜美的聲音就從前臺傳來。一位業務代表迎了過來,熱情地詢問記者想看哪款車,并耐心地介紹這款車的特色。
記者發現,業務代表不但介紹這款車的優點,還非常客觀地指出了這款車的不足,并建議記者先試駕這款車,做到心中有數。記者剛開始還擔心試駕的程序繁瑣,耽誤時間,那位業務代表說,只需帶上駕駛證,他們幫助填張試乘試駕表就可以了。記者看了一下手表,發現試駕等待的時間不超過兩分鐘。
試駕后,記者在業務代表的陪同下,又參觀了這家4S店的售后服務部門,親眼見證了該店實際全面、扎實的售后維修保養系統。據旁邊一位顧客講,如果是在該店購車的車主還可以申請成為會員,享受一系列的免費和打折的售后維修保養,參加4S店為會員舉辦的各類講座、自駕游等活動。
逛了一圈,記者感覺有點累了,業務代表請記者在大廳休息,大廳中擺放著各類車型資料,還可以看電視、看報紙、上網、飲用茶點等,透過休息大廳干凈明亮的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售后部門的工作情況,全面了解車輛的維修保養過程。記者注意到,大廳旁邊還有一個兒童游樂區,帶小孩的顧客可以放心將孩子安置在這里,安心選車。
暗訪實錄:真皮座套都一樣報價竟差1000元
車主:趙先生
投訴請況:同樣的真皮座套,一家美容店報價為1000多元,而另一家汽車美容店竟喊出了2000元的高價,兩者相差近1000元。這是趙先生日前在購買座套時遇到的一幕。
暗訪時間:1月18日
暗訪地點:肖家河附近某汽車美容店
出發前,“猛虎打假隊”的記者特意開了一輛上海大眾帕薩特轎車作為道具,并同業內一位從事汽車美容的專家詳細探討了此次暗訪的主要內容與步驟,最終決定借更換座套之名,獲取各汽車美容店的報價清單,以對比他們的不同報價,揭示其間存在的價格“貓膩”。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們9點多從報社驅車出發,開始了本次暗訪。
10點20分左右,我們來到了車主提到的那家美容中心。剛一停車,便有一店員迎上前來。記者告訴他開來的車是單位用車,已使用好幾年,打算做一次內飾翻新,材料要用較高檔次的。當問及更換一套真皮座套要多少錢時,該店員稱幾千塊和幾百塊的都有。于是記者要求先將需要做的項目及單價列一清單,以便回去請示領導。
正在這時,這家店的老板走了過來,向記者詢問情況。他表示記者的車太舊了,應該做一次徹底的翻新,但當聽說要開報價單時,他卻一再回避,稱沒有必要,反而要記者回去問一下單位老板,到底肯花多少錢,到時他都可以想辦法給記者多開發票。他還說,做一次舊車翻新,頂多花數千元,其中除了真皮座套貴一點,防曝膜的價格區間跨度大外,其他都很便宜。也許是記者過于堅持的態度,引起了他的懷疑。他告訴記者,沒有確定做之前,不提供具體報價單。#p#分頁標題#e#
看來,這家街邊汽車美容店的報價是見人說話,所以我們對趙先生的建議是:貨比三家,不要輕易出手,即使要買還是到正規渠道或商家,雖然貴點,但可以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