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召回使日系車聲譽下降
我國車企應吸取教訓加強品質監控
□ 本報記者 王 輝
繼豐田、本田近期大規模召回之后,日本國土交通省2月26日宣布,日產、鈴木和大發3家汽車公司將召回各自所產部分汽車,召回總數達57萬輛,召回已經正式開始,此次涉及召回的市場包括中國香港。有業內分析師認為,連續召回讓人們對日系汽車的質量問題打上了問號,同時,豐田事件給中國車企也敲響了質量警鐘,國內車企要在這次日系汽車召回事件中吸取教訓,加強汽車品質的監控。
據了解,此次召回的產品對中國市場影響不大。3家日本車企中以日產汽車召回的數量最多,達7.6415萬輛,涉及10個車型,包括TIIDA(中國又稱為騏達、頤達)、CUBE和MARCH等,除了日本本土外,有2281輛車已經銷售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鈴木汽車主要召回43.2366萬輛EVERY和SCRUM,這兩款車型在中國并沒有生產;豐田旗下大發汽車則宣布召回的ATRAI和HIJET等車型,涉及6.0774萬輛,僅在日本市場出售。
但是,連續召回使一向以物美價廉、質量過硬著稱的日本汽車制造名譽下降。據新華信咨詢公司日前公布的調查表明,如此頻繁且大規模的召回,已經引發了消費者對整個日系車的信任危機。有日本媒體稱,日本制造業向來以高品質著稱,連續大規模、多品牌召回損害了日系車的信譽,甚至可能摧毀日本制造業的信心!度毡窘洕侣劇氛J為,日本汽車制造業的“品質神話”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品質和安全”曾經是日本汽車制造業引以自豪的優勢所在,而現在,多品牌的召回無疑正在動搖著這種優勢地位。
對于日系車的召回尷尬,有專家認為,豐田事件給中國車企敲響了質量警鐘。資深媒體人南辰近日指出,國內車企要在這次日系汽車召回事件中吸取教訓,加強汽車品質的監控。據了解,2009年中國車市逆勢增長40%以上,一舉沖破1000萬輛的大關,達到年產銷汽車雙雙突破1350萬輛。但是,在中國車市一片紅火的背后,汽車的質量正在受到嚴峻的挑戰。事實上,中國汽車質量問題已經顯現。據近日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車人網、清華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09年度中國汽車產品質量及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CAAS)》顯示,目前使用半年以內的新車投訴呈上升趨勢,問題主要集中在跑偏、吃胎、漏油、異響、抖動等方面。在“漏油問題”的投訴中,60%以上的被投訴車都是購買還不足3個月。
目前,中國本土的汽車企業控制著國內30%的市場份額。如果這些品牌可以穩步提升質量與市場占有率,它們就有機會在海外證明自己的實力,可以在日系車召回危機中尋找到商機。如果忽視質量控制,則會遭遇豐田同樣的危機。專家們提醒中國車企,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更要嚴格質量控制,不要步豐田后塵!吨袊|量報》
王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