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陣營共同暢想綠色明天
“未來之車”蓄勢待發
□ 本報實習生 張 毅
概念車,被譽為“未來之車”。不僅展示新穎、獨特、超前的構思,反映人類對先進汽車的夢想與追求,更是體現最尖端科技的質量追求,通過這些概念車型反映出的理念,無疑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最好詮釋。
此次北京車展共展出65款概念車,創下國內車展新紀錄。歐美廠商、日系廠商和自主品牌作為最核心的3大集團,紛紛以不同的特點玩轉概念車,在汽車“王國”共同暢想,勾畫出了代表汽車質量最高水平的“綠色未來”。
歐美陣營:主打“高精尖”
在本屆北京國際車展上不僅有全球首發的量產車,而且還有設計各異且配備環保技術的概念車。以美、德、法為代表的歐美廠商,在本屆車展上共推出14款概念車,分別為奔馳2款、奧迪3款、通用5款、標致1款以及雪鐵龍3款。
以上14款概念車均配備高科技配置,而且分別采用純電動動力系統或者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駕駛性能的同時更加環保。
奧迪e-tron電動跑車的車身尺寸分別為,長4.2米、寬1.9米和高1.23米。由于全鋁車身框架搭配強化碳纖維材料制成的車門、前蓋和車頂,在保障車身剛性的同時降低整車重量對能源的消耗,以身總重在含電池重量的前提下僅為1.6噸。
同時,奧迪e-tron電動跑車采用智能調節光源角度和亮度的前大燈,全部光源都采用高效節能的LED照明系統。前燈可根據周圍交通狀況和天氣情況全自動調節光源角度和亮度,無需再設計霧燈和遠光燈,從而在提升行車安全的同時,降低了光源的能耗。
奧迪e-tron電動跑車為每個車輪單獨配備了一臺驅動電機,對稱的布局在實現理想車身負載分配的同時達到了絕對意義的四輪驅動效果四輪獨立的驅動系統使對轉向過度或不足的控制不再局限于制動。
此外,電池被放置在后軸之前,從而使車身達到了更為理想的前后負載比例,同時也保證了安全性、乘坐空間和駕駛樂趣。充分體現了歐美陣營的概念車以精品化的車型體現高檔的駕駛享受與尖端科技的特點。
日系陣營:力推混合動力
在召回陰影下,本屆北京車展對于日系陣營而言無疑是一個展示自己最好的機會,無論是豐田、本田,還是馬自達,都準備了眾多頗具看點的新車參展,以雪“召回”之恥。
豐田此次為到場觀眾帶來5款概念車,展示豐田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中的最新研發成果。它們分別是搭載了全新電動機和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FT-EVⅡ;采用高性能燃料電池“Toyota FC Stack”的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車FCHV;以第三代PRIUS普銳斯為基礎,搭載鋰離子電池并采用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PRIUS PLUG-IN HYBRID Concept;緊湊型混合動力車FT-CH;可讓駕駛者充分體驗汽車“原始駕駛樂趣”的小型FR運動型跑車FT-86 ConceptCar。
其中,新普銳斯PRIUS PLUG-IN HYBRID Concept是首次以鋰離子電池作為驅動電池,以第3代PRIUS普銳斯為原型可使用家用電源進行外部充電的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該車不受電池剩余量和充電設施完善情況的限制,因使用電能進行充電,比起混合動力車將更加能夠降低油耗、抑制不可再生資源消耗、減排二氧化碳以及防止大氣污染。PRIUS PLUG-IN HYBRID Concept的目標是每公升汽油可行駛55公里以上 (二氧化碳排放量42g/km以下),在充滿電的情況下作為純電動車的行駛距離為20km以上。充電時間方面,以100V電源約180分鐘,200V電源約100分鐘充滿為目標。
圖為上海汽車純電動概念車E1在北京車展上與公眾首次見面。它也是2010年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王 輝 攝
自主品牌:演繹純電動
新能源技術成為本屆車展自主品牌概念車的主打方向,無論是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參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概念車型成為整個場館的主角。
上海汽車旗下的純電動概念車E1在本次北京車展全球首發。“零排放”的E1搭載了性能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最高時速為120km,最大續駛里程為 135km,0~100km/h加速時間為16秒。該車具備快速充電功能,30分鐘內可充電80%
E1純電動概念車作為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內唯一的新能源汽車展品,是上汽瞄準國際先進水平,自主開發的一款純電動車,計劃于2012年底實現量產。E1為單廂三門四座A00級轎車,車身設計運用“One Box”概念,最大限度拓展車輛內部空間。
EV01是長安汽車系一臺全電動概念車。它是長安汽車在環保科技、新能源技術、全新操控技術的結晶,是探索未來、著眼于后內燃機時代的一臺全新綠色環保概念的小型汽車。首先它不需要傳統能源,全車搭載的高效率電池系統能夠讓它在綜合工況下保證至少160~200公里的續航里程,正好符合未來城市之間的短程通勤。同時,它在具有高效動力系統的同時,也具有方便、快捷的充電及電池更換模式,它的車身前部以及后部分別具有兩個操作便利的充電接口,配合在未來已經普及到家庭、停車場、道路以及公共場所的標準充電設備。無論停車狀態如何,都可以方便的進行充電。《中國質量報》
張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