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產品沒有成分說明,市民買日化用品感到很不放心。本報記者胡嘉偉 攝

同一品牌的洗發水,在內地市面上購買的均無成分介紹,在香港(左)購買的,上面卻有主要成分介紹。
“洗發水包裝上只寫了效果,卻沒有任何成分說明,這叫消費者怎么放心呢?”市民黃小姐拿著剛買的去屑洗發水,向記者反映了她的擔憂。由此,記者對市場做了實地調查,發現深圳市面上大部分日化用品說明書上都沒有產品的成分說明,包括很多國際大品牌。
據深圳市技術監督局標準化處介紹,根據規定,從今年10月1日開始,所有化妝品生產廠家都必須在其包裝上標明化妝品成分表。記者從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凡是接觸皮膚的沐浴露、洗發水、護膚用品的日化用品皆屬化妝品。
嬰兒洗滌品 媽媽不放心
敏感皮膚最怕成分不明銷售人員說不清化妝品成分
日化用品沒有成分說明,作為媽媽的蔡小姐最為擔憂。蔡小姐說,為了孩子健康,一直以來,她都很注意孩子所使用的各種產品的成分。有一次,在給孩子選購沐浴露時,她發現,經常在媒體上做廣告的強生嬰兒沐浴露包裝上只寫明產品能使嬰兒皮膚如何柔嫩的廣告詞、產品的使用方法,卻沒有產品的成分說明。剛開始以為自己買到了假貨,后來到大商場和大超市選購,也發現同樣的問題。最后,跑遍了幾個市場,查遍了幾種沐浴露,但幾乎所有的嬰兒沐浴露都存在同樣問題。
今年年初,“強生”風波席卷中國,令很多媽媽在一夜之間不知如何選擇嬰兒洗滌用品。蔡小姐趕緊托人從海外購買了嬰兒洗滌用品。她告訴記者,產品包裝上沒有成分說明,消費者只能依靠廣告和品牌來選擇產品,一旦有產品被國外機構檢驗出含有致癌成分,中國的消費者顯得很被動,因為消費者根本就不知道洗滌用品中含有哪些成分,哪些成分對嬰兒有影響。
市民江小姐和蔡小姐有著同樣擔憂,她認為,嬰兒的皮膚很敏感,商家沒有在嬰兒洗滌用品上表明成分,確實讓她很不放心,萬一孩子皮膚出現問題,消費者都不知道要從哪一方面著手治療。
敏感皮膚最怕成分不明
家住福田區的黃小姐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不久前,她在廣告的驅動下購買了寶潔公司的海飛絲洗發水,使用后發現去屑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頭發沒有以前柔順,頭皮發癢。后來,在一次洗完頭發后,她想了解洗發水含有哪些成分,可拿起洗發水左看右看,包裝上只標明了去屑主要成分,其他成分一個沒提。“即使消費者不懂得一些化學專有名詞,但商家也應該告知商品成分,如今網絡發達,消費者可以自行查詢各種成分的作用。”黃小姐說。
對于有著敏感皮膚的市民來說,了解護膚品等日化品的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在羅湖上班的李先生皮膚很容易過敏,在選擇日化品上非常小心,但是面對市面上大多數沒有表明成分的日化用品,他也只能無奈聽從銷售員和廣告的宣傳。有一次,銷售員告訴他,嬰兒沐浴露比較溫和,“應該不會過敏”,于是,他購買了一款日本的嬰兒沐浴露,洗完后發現皮膚紅腫和發癢,該品牌沐浴露包裝上同樣沒有標明成分。“容易過敏的皮膚最害怕遇到成分不明的洗滌用品。洗滌用品應該列出具體成分,讓消費者自行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
銷售人員說不清化妝品成分
根據讀者反映,記者從深圳一些大型正規商場購買不同品牌的沐浴露、洗發露和護膚用品。記者發現,許多化妝品包裝上都沒有相關說明。“霸王”的皂角去屑天然洗發植物洗發露包裝上只強調了“皂角”的去屑作用,英文說明中也只用到了“SUCH AS”的詞匯,沒有清楚地列出洗發水中含有的各種成分。寶潔公司出品的“飄柔”去屑洗發水包裝上,只寫著“特有配方中含有ZPT去屑水晶凝露及膠原蛋白組成部分”的字眼,對其他成分只字未提。同樣情況出現在聯合利華出品的“清揚”去屑洗發露上,包裝上只有“維他礦物群”的成分。
在購買產品時,記者詢問了銷售人員關于產品的成分,但很多銷售人員也只能說出包裝上的主要“亮點”成分,只知道產品是“純天然”、“安全可靠”、“含滋潤成分”等。記者追問是否含有其他成分,很多銷售人員都表示“不太清楚”。在沃爾瑪景田店的“玉蘭油”專柜,記者詢問了一款滋潤霜,銷售人員始終強調產品含有“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但記者問及其他成分,銷售人員說,產品都經過測試的,孕婦也能使用。
到香港銷售詳細列明成分
隨后,記者察看了讀者提供的從香港購買的日化用品的包裝,發現很多品牌在包裝說明上都有列明產品成分。譬如深圳市民所熟悉的“海飛絲”(香港名為“海倫仙度絲”)去屑洗發水,在港版的包裝上,不僅列明了含有1.00%的主要成分ZINC PYRITHIONE,還用英文標明了其他成分,包裝上的產品信息量很豐富。相比于香港版本的“海飛絲”,內地市場的“海飛絲”包裝上很簡潔,只說明了產品效果、廠家地址、出品公司等信息,找不到成分說明。
在香港購買的由聯合利華出品的“多芬沐浴露”包裝上,有三分之一的篇幅用于印刷成分表,而在深圳購買的“多芬沐浴露”包裝上卻沒有成分說明。有消費者很疑惑,難道化妝品的包裝具有雙重標準?
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一些進口的日化用品同樣忽視了成分說明這一項。在一款由歐萊雅出品的進口護發素包裝上,一張中文說明紙剛好貼在產品成分說明的位置上。一款法國進口的洗面奶包裝上,產品成分列表被一張中文說明書覆蓋住,但中文說明書中并沒有列明產品成分。
消費者渴望獲知產品具體成分
在一個護膚品推介論壇上,記者看到,有網友指出,她從國外網站獲知護膚品的具體成分。經過學習,這位網友才知道原來很多洗發水中會含有一種名為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化學成分,這是一種很強的表面活性劑,有很強的清潔力,比較刺激,容易引致過敏的反應,在硬水中刺激性相對提高。在此后的購買中,她會很留意洗發水中十二烷基硫酸鈉和矽靈(Dimethicone )的成分。該網友的帖子引起了其他網友的響應,有網友指出,目前,消費者對市面上很多日化用品配方都沒有知情權,產家有責任將成分配方告知消費者。
在走訪超市時,記者詢問了消費者的看法。一位姓陳的消費者說,他很想知道洗發水含有哪些天然成分,到底其中有沒有包含化學成分,他認為消費者應該有知情權獲知具體成分。在一化妝品專柜前,一位姓曹的女士告訴記者,她購買日化用品時,最渴望的不是產品不停強調的“滋潤”、“植物蛋白精華”等虛浮的字眼,她更想了解產品中的其他成分。
10月份起將啟用標識新標準
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深圳市技術監督局標準化處。標準化處工作人員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化妝品都是實行1995年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辦法——GB5296.3—1995《消費品使用說明 化妝品通用標簽》。該標準規定,化妝品的包裝上必須標注的內容有產品名稱、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內裝物量應標明容器中產品的凈含量等信息,但是沒有規定要標注出產品成分。
不過,吳先生說,去年3月份,標準有了新的變化。 根據新的標準GB5296.3——2008規定,化妝品包裝上必須標注化妝品全部成分的名稱,成分表應以“成分”的引導語引出,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稱應按加入量降序排列,所有的成分都要以簡體中文標注。該標準從今年10月1日開始實行,于10月1日以后生產的化妝品都應該標注成分,10月1日以前生產的化妝品則不做要求。
記者聯系了寶潔中國總部,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記者聯系聯合利華,公關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會向公司相關部門咨詢,再對此作出回應。次日下午,聯合利華公關部人員給記者來電說,經過與他們公司相關部門的咨詢,她了解到,確實有規定要求化妝品必須標注成分說明,但該規定要明年6月17日才開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