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內部分在售產品來路不明正規產品壽命也只有一年
隨著天氣漸漸轉冷,商場里電暖手器、電熱水袋開始熱銷。與傳統取暖物件相比,插電加熱的取暖物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也讓眾多消費者擔心。據了解,市面上銷售的此類產品良莠不齊,有些連生產廠家都沒有標注。廣州市質監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電熱水袋是電熱液體加熱器的一種,屬小家電產品。市民選購時,要挑品牌廠家生產的,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三無”產品,還要嚴格按照說明使用。
批發市場賣的多為三無產品
記者2008年12月16日走訪城內多家超市和小家電商場,發現在售的電熱水器大多比較正規,都有相關的質量認證和檢驗合格證書。在北京路百佳超市內,記者在貨架上看到有“丘××”、“冬×”……等多種品牌的電熱水袋,價格20元至40元不等,產地多為浙江和廣東佛山。超市銷售人員稱,隨著降溫,選購電熱水袋的市民多了起來,平均每天能賣出二三十個,多為家庭使用。
不過,在一些批發市場出售的暖手器則大多來路不明。在越秀區一德路精品批發市場,記者發現,這里也有數家售賣電熱水袋的店鋪。這些在售的電熱水袋大多顏色鮮艷,有星星、骨頭、動物等多款造型,以簡易塑料袋包裝。電熱水袋只附有一份簡易的說明書,都沒有廠家資料。記者隨手觸摸了一下這些電熱水袋,感覺明顯比起超市內售賣的要單薄,做工看上去也較為粗糙。據店主介紹,這些電熱水袋批發13元/個,零售20元/個,很多年輕人都會來這里買。“學生們貪新鮮,還有就是一些小店老板也會來批發。”記者對這些無證產品的安全提出疑問,店主卻說,“誰這么不好彩買到會爆炸的?這(爆炸)可能只是偶然發生,我想一般都是沒事的。”
使用次數越多越危險
記者昨天下午電話采訪了浙江慈溪市“泉×”電熱水袋生產廠家,據稱生產電熱水袋至今已有8年。該廠一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一個電熱水袋的出產價約20元,使用壽命只有一年。據稱,電熱水袋屬于消耗品,每使用一次都對電熱水袋本身造成損耗,所以隨著產品使用次數的增加,它的危險性也會增加。而在使用過程中,一些人為的損害,如不小心將電熱水袋戳破,或是使用過程中對電熱水袋造成額外磨損,都會縮短其壽命。
過壓保護裝置很重要
此前劣質暖手器爆炸的個案在各地屢有發生。根據說明書,電熱水袋“充電”時要套上外袋,還要離開2米遠。據介紹,電熱水袋采用絲綢性面料和塑膠材料制成,以高儲能致熱液為發熱體,通過袋內半導體均勻加熱儲能,升溫快,保暖持久,充電加熱8~15分鐘即能達到65℃~70℃的溫度,可持續保暖2小時。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電熱水袋質量良莠不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安全性結構、輸入功率和電流、過壓保護裝置不達標。按照國家標準,電熱水袋必須安裝過壓保護裝置,一些企業由于技術不過關,生產時沒有安裝過壓保護裝置,導致通電時壓力過大易發生爆炸。有的產品充電時溫度一直上升,也容易導致加熱膨脹爆炸。建議消費者選購時最好去正規商場購買有國家3C認證的產品,不要去地攤上購買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三無”產品。此外,在使用過程中,消費者要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如充電過程中不能使用;使用過程中不要大力擠壓,以免造成漏液、漏電;不要將電熱水袋放在水中清洗等。
近年在全國各地發生電熱水袋爆炸的事件就數不勝數,記者以“電熱水袋爆炸”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發現,相關新聞竟有約3000篇,都是在使用過程中突然發生爆炸,高溫開水把人嚴重燙傷,其中有個案記載,年紀最小的傷者僅得1歲,年紀最大的有91歲。
近年電熱水袋爆炸個案
●2006年2月3日,浙江省海寧市年僅3歲的小宋,因電熱水袋電源切斷裝置失效爆炸面部被嚴重燙傷,經鑒定已構成十級傷殘。——據央視
●2007年1月10日,寧波市91歲老人因電熱水袋裂口液體流出兩只腳被燙傷,痛苦不堪。——據寧波新聞網
●2007年年底,合肥市民黃先生剛滿1歲的女兒在家中睡覺時,電熱水袋突然爆炸,孩子的頭部、頸部、背部均嚴重燙傷。——據《新安晚報》
●2008年1月13日,武漢市民王女士將熱水袋通電加熱后放入女兒的被窩。十多分鐘后,只聽一聲爆響,熱水袋炸開了,濺出來的高溫開水將女兒的腳燙起一個大泡。——據《楚天金報》
●2008年2月初,貴陽市民王先生在路邊攤上花15元買了一個電熱水袋,拿回家充電使用不久便發生爆炸,導致胸腹部被炸傷。——據《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