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選購液晶是為了綠色健康。而如今山寨液晶的悄然興起,甚至可以隨意貼牌之混亂,讓消費者稍有不慎便落入陷阱。這不僅要求消費者“留個心眼”,更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買綠色、買健康成為眼下的潮流,同樣,液晶顯示器因為輻射小、對眼睛較好,在崇尚健康的時代里備受消費者青睞。也正因為液晶銷售升溫,一些山寨液晶混跡其中,靠超低售價吸引人們消費。據央視等各大媒體報道,山寨液晶如今已占有三分之一的市場,給消費者健康帶來隱患。例如,在哈爾濱松花江街上的教化電子大世界地下一層,不時有攤主主動推銷,“17寸的液晶顯示器,400元,要不要?”“加50元貼什么品牌都行”的行為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山寨液晶低價販賣的一個縮影。
這樣的商品價廉物美嗎?您用得放心嗎?廉價的誘惑或許會讓您掉進陷阱。可以說,山寨液晶雖然“價廉”,但是憂患多、無保障,建議消費者最好是不買,即使要買也請慎重考慮,更要警惕二手液晶披上“馬甲”變新品。
山寨泛濫,低價是誘惑
“山寨”這個詞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充滿了爭議:一方面,山寨產品意味著便宜、方便、個性化;另一方面,山寨產品又走不出抄襲模仿、惡性競爭、低劣的困惑。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液晶產業上。
游走于網上購物商城的消費者,相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些顯示器,它們價格非常便宜,有的甚至只有主流液晶市場同尺寸液晶價格的一半甚至更低。這些價格低廉的雜牌軍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山寨貨了。
如今,山寨液晶琳瑯滿目、充斥市場,多數顯示器不僅成色新,品牌也是前所未聞。從市場來看,據報道,山寨顯示器已經占據了零售顯示器市場約三分之一份額,而在時下正規液晶顯示器面臨漲價之際,山寨液晶的市場占有率更高。在廣東省,上個月零售市場液晶顯示器銷量大約30萬臺,山寨液晶的銷量即占到9至10萬臺。
對此,消費者所持觀點也形成對立。一邊,“山寨主”目的很明顯,直接跟市面上的知名熱門品牌機拼價格,且差價在千元以上,一些網吧、中小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因此都熱衷購買便宜且美觀的山寨液晶。由此得出,低價格正是這些山寨液晶的殺手锏。但另一邊,更多消費者認為,山寨的并不能得到很好保證。
可以預想的是,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山寨和正規品牌的較量仍將延續,誰能占得上風,決定權在消費者手里。
山寨液晶品質無保證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消費者只為價格便宜而購買超低價的山寨液晶,可能會得不償失。”為什么山寨液晶如此便宜卻建議不要買呢?因為山寨液晶隱患多,存在諸多陷阱,主要表現在:
第一,制作粗糙、有害健康。不難發現,山寨液晶大多是僅僅只有一個固定架,用兩塊單薄的邊鐵鎖定液晶面板,主板直接鎖附在隔離罩上;由表及里,液晶面板得不到任何保護,因此抗電磁輻射、干擾的能力都差,自然談不上液晶本該具有的“健康低輻射”。另外,很多人認為,顯示器就是液晶面板與外殼的簡單組合,其他配件無關緊要,山寨大屏正是以此來追求低成本。事實上,對于行業用戶而言,性能和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二手液晶披上“馬甲”變新品。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黑心商家,在回收舊電腦、舊顯示器以后,拆下液晶面板等主要部件,將其換上新外殼,隨便貼個牌子就拿出來賣。尤其是在三星推出82英寸顯示器及世界上首款超視界無縫液晶拼接墻之后,山寨“70英寸”大屏也出現在南方。這些真真假假、種類繁多的大屏幕讓眾多用戶眼花繚亂,選購時倍感頭疼。
另據產品監督部門介紹,山寨液晶最大的缺陷就是和售后問題,一旦造成爆炸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目前山寨液晶的銷售渠道有兩種:一種通過互聯網,擺在一些知名拍賣網站,打著低價、正品、全新這樣的字眼忽悠消費者;另一種渠道就是電子市場,這種山寨電視根本進不了正規銷售渠道,因此電子市場成了這類產品的溫床。
第三,售后服務形同虛設。山寨液晶多由非正規商家生產,多數外包裝上印的都是商家虛假信息,當其發生故障時,消費者很難找到商家維修;即使找到廠家,廠家也只會“無能為力”。
如此這般,山寨液晶想不便宜都難!
消費者多留個心眼,警惕被低價忽悠
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顯示器時,應檢查來源是否合法、標志是否齊全、是否合格,一旦上當受騙應立即向有關部門。
就目前來說,山寨液晶雖不屬違法產品,但很多產品都是由小作坊生產,常在屏幕上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所以在使用時,會出現黑屏、畫質效果不佳、容易眼疲勞等問題,有些甚至會發生電路短路、漏電等安全事故。因此,對于山寨液晶,只能心動不能行動,不買也罷。
另外,還需警惕低價“囤貨”液晶顯示器。這類商品大多已在倉庫里堆放了兩三年,成色已經不新。而顯示器做工精密,儲存期間的溫度、濕度都有嚴格要求,因此這類積壓產品是不可能在正規門店銷售的,消費者需注意渠道。張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