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7日這一天,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的一戶人家傳出了陣陣哭聲, 這戶人家姓孫,老父親孫洪柱去世一年多了,到底發生了什么,在事隔一年后,家人還如此痛苦呢?
孫洪柱大女兒: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親人的離別,何況我父親還用這種殘忍地方式離去。
孫洪柱老人的死因讓幾個女兒至今無法釋懷,他的大女兒講述了當時的情景。
孫洪柱大女兒:他是在去年4月5日那天早晨,跟吳書清他們倆人到市場去逛市場,讓我們無法想像的結果就出現了。
2010年4月5日,孫老先生一早就和朋友吳書清出門逛早市,一個小時后他回到家里,突然覺得很不舒服。
孫洪柱大女兒:回到家以后他說腦袋有點迷糊,就在床上躺了一會,躺了一段時間以后,他說有點惡心。
據女兒說,老人一回到家,就感到自己頭暈目眩,他連忙上床休息,可躺了一會情況并未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竟惡心嘔吐了起來。一看形勢不妙,家人連忙把老人送進了錦州市中心醫院急救。
錦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劉士林:來了(病人)直接處于昏迷狀態,血氧飽合度很低,渾身皮膚粘膜發紫,(缺)發氧的這個癥狀,生命垂危,非常重,根據病人這個表現,緊急請相關科室到我們急診科會診,高度懷疑是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一個健康的老人怎么會突然中毒呢?據家人說,他是和朋友吳書清一起出的門,那此事跟吳書清有什么關系嗎?吳書清在哪呢?
就在醫院為孫洪柱急救時,又一位急癥患者被送到了這里,令人意外的是,此人,正是他的朋友--吳書清。
錦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劉士林:當時檢查也是全身皮膚出現發紺,處于噬睡狀態,血氧飽合度偏低,癥狀和前一個(患者)差不多,只是癥狀輕一點。
此時的吳書清也是皮膚青紫、神智不清,與孫洪柱來時的癥狀十分相似,醫生很快診斷他也很可能是亞硝酸鹽中毒,并立即對他進行了搶救。
錦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劉士林:洗胃呀 ,要給一些特效的解毒藥,小濃度的美蘭給病人靜推。
經過兩小時的搶救,中毒稍淺的吳書清脫離了生命危險,而孫洪柱老人卻因為中毒過深,最終不治身亡。
孫洪柱大女兒 :就再也沒有醒過來,身上、腳上都青了。
孫洪柱二女兒:我爸的眼神,眼睛始終都沒再閉上,臉都是青的,眼角全是眼淚,他當時那種求生的欲望我能理解,當時我都暈過去了。
老人的突然離去,讓幾個女兒痛不欲生。而他去世時,全身泛紫,有著非常明顯的中毒癥狀。
只是逛了個早市,竟有兩人同時中毒,甚至一死一傷。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亞硝酸鹽到底是哪來的呢?被搶救過來的吳書清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吳書清:(孫)前一天中午跟我說的,說明天咱倆一塊去早市,我說去吧。
孫、吳二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經常在一起吃吃飯、喝喝酒,這天,兩人約好一起出門逛早市,逛到了快八點鐘時,他們突然一時興起,決定弄點菜,喝上兩口。
受害人
吳書清:那地方都是早點,也沒有喝酒的菜什么的,我說二哥吃點啥呀,他說咱倆就上小炒那吃一口得了,正好門口王平利賣那個(豬)大腸跟小腸,他說整點這個吧。
王平利是熟食攤的老板,也是吳書清下崗前的同事,于是他們決定在這里買點豬小腸,做點下酒菜。王平利的前妻高艷軍給他們稱了貨。
就這樣,孫、吳二人買了5元錢的豬小腸,并把它拿到旁邊一家小炒店炒了個菜,另外,兩人還點了一盤尖椒干豆腐,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哥倆推杯換盞,吃得很是開心,白酒喝過了又換啤酒,一轉眼,菜也都吃得見了底。接下來,老孫回了家,老吳則到了一家鞋店跟老板聊起了天。誰知沒聊一會,他就感覺有些不對勁,頭暈目眩,一頭倒在了小床上。
吳書清:我說我腦袋不怎么有點疼,他說你不是腦袋疼,你疼啥呀,你瞅瞅,你現在臉都是青色的。
鞋店的朋友見吳書清臉色不對,讓他馬上給家人打電話,可此時,他連打電話的力氣也沒有了,手機掉到了床上。
一見情況不妙,朋友連忙幫他打了電話,他強撐著跟家人通了話。
吳書清:不得勁,就跟腦血栓一樣,(手)拿不起來,也攥不了,一口氣一口氣地供不上來,我倆(和妻子)通完話這期間,往后就啥也不知道了 。
家人及時趕到,把吳書清送進了醫院。而此時,和他一起吃飯的孫洪柱已在這里搶救多時了。通過詢問病史,錦州市中心醫院給吳書清出具了診斷書,上面明確寫到,吳書清系食物中毒—亞硝酸鹽中毒。
如此看來,孫、吳二人的中毒與在早市上所吃的食物有很大關系。據了解,他們在小炒店里共吃了兩盤菜,一盤尖椒干豆腐,一盤炒小腸。是哪里出了問題呢?是菜的原料本身有毒?還是小炒店加工不當,調味料帶毒呢?
為查明真相,警方在當天中午,趕到小炒店,將孫、吳二人吃的剩菜從垃圾桶里翻了出來,并進行了封存。(照片)同時,根據吳書清的講述,他們迅速趕到了賣小腸的王平利家,對那里正在制作和制作完的熟食進行了封存。并在一個鍋蓋上,發現了紅色塑料袋里裝的大量的白色晶體。
通過審問警方得知,原來王平利的前妻高艷軍賣給孫、吳二人的豬小腸是從另一家制作熟食的批發戶那里買來的。警方又立即出動,搜查了小腸最初的制造商--楊鐵剛和妻子畢鳳英的家庭加工點。這個加工點的衛生條件更差,他們在一間平房里,用一個簡陋的灶臺和一口大鐵鍋煮制熟食。而那些制作原料被隨意丟在地面上,甚至被扔在院子的角落里,曝曬在陽光下。在屋里的一個柜子上,警方也發現了一個紅色塑料袋,里邊同樣裝滿了大量的白色晶體。
毒從哪來?是在小炒店里?還是在熟食店出售的小腸里呢?那兩袋白色晶體是什么呢?
在錦州市衛生局的指示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行動,對所有涉案的食品、調味品進行了采樣、化驗。
工作人員:連夜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半夜十二點的時候出來的,這些樣品應該說大部分都是亞硝酸鹽超標的。
檢測結果顯示,小炒店里調料的亞硝酸鹽含量很低,均符合國家標準。而孫、吳二人所吃的剩菜里的亞硝酸鹽含量卻非常高,一旦人食用到一定的菜量,就會中毒甚至死亡。此外,檢測人員還發現,兩個熟食點加工的大腸、小腸等樣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也都大大超標。而兩家紅色塑料袋里的白色晶體都是純度極高的亞硝酸鹽。
錦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營養與食品衛生科科長魯心:人要是一次攝入0.2到0.5克的亞硝酸鹽,就可以引起中毒,如果一次食用劑量達到3克的亞硝酸鹽,就可以引起死亡。
亞硝酸鹽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種有毒化學物質,一些蔬菜、肉類中都存在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它被允許使用在一些腌臘肉制品、醬鹵肉制品、熏、燒、烤肉、油炸肉、西式火腿、肉灌腸、發酵肉制品以及肉罐頭內。但是,國家對亞硝酸鹽的使用量有著嚴格標準,最多不得超過每公斤0.15克。而且規定中注明,醬鹵肉制品中亞硝酸鹽的殘留量不得超過每公斤30毫克。
然而,疾控中心檢測發現,從兩個加工點提取的大部分熟食樣本,亞硝酸鹽都嚴重超標。
種種證據表明,問題就出在小腸的制作過程中。那么,是誰在制作小腸時加入了亞硝酸鹽?誰是導致孫、吳二人一死一傷的罪魁禍首呢?
牽涉到該案的有兩個家庭、四個罪犯----楊鐵剛、畢鳳英夫妻是問題小腸的最初加工者。他們將做好的小腸賣給了王平利與前妻高艷軍。幾天后,高艷軍又將小腸賣給了孫、吳二人。那么,這段小腸是在哪里開始帶毒的呢?
罪犯楊鐵剛做了這樣的供述。
被告
楊鐵剛:做熟食時間長了,聽別人說加點亞硝酸鹽,顏色能好看點,這才開始少量地加點亞硝酸鹽,一百多斤的小腸里頭,才能加進半礦泉水瓶蓋的亞硝酸鹽。
據楊鐵剛說,他們夫妻二人做熟食很多年了,為了讓肉更爛些,他們經常會往鍋里加入一些亞硝酸鹽,這批小腸也不例外。不過他說,自己不會加得太多,因此賣熟食幾年來,從沒出過問題。
原來,賣給孫、吳二人的小腸在最初加工階段,就已經帶有亞硝酸鹽了。那接下來又發了什么呢?
被告
高艷軍:那個小腸是從我們同案那家取(買)的,然后賣了,第二天剩點我看不怎么爛,我看剩點腸、肚,我又回一下爐,又放了點這個(亞硝酸鹽),我尋思為了好(看)點的。
這批帶有亞硝酸鹽的小腸到了高艷軍手里后,她賣了幾天,還剩一斤左右沒有賣完,小腸的顏色有些發暗了,而高艷軍為了讓這些變色小腸看起來更新鮮,就把腸又煮了一遍,并再次加入了亞硝酸鹽。而她在添加這種有毒化學物時,竟沒有該加多少的概念,僅是像加食鹽一樣隨手捏了一捏。
被告
高艷軍:就尋思咱家炒菜放點醬油放點鹽呢,就這樣的情況下,就像咱放點鹽放點味素,提味就這樣的,我放的這個東西(亞硝酸鹽)。
原本就含有亞硝酸鹽的小腸,如今,第二次被加入了大量的亞硝酸鹽,就這樣,由于楊鐵剛、高艷軍不負責任的行為,讓這截小腸成了亞硝酸鹽超標的有毒小腸,最終導致了孫洪柱、吳書清中毒,甚至是孫洪柱的死亡。
該案很快被起訴到了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年1月25日,法院正式收案。
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 劉波:這個案子起訴到法院之后,經過審查 ,(我們)認為這個案子是我市有史以來,第一例因為食品安全方面,引起一人死亡、一人中毒的重大惡性事件,我們將案件報告給領導之后,院黨組非常重視,要求必須及時組織合議庭成員對此案進行審理。
3月9日,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開庭審理,本案的事實比較清楚,證據比較充分,幾個被告人對往小腸中加入亞硝酸鹽的事實也供認不諱。但其中兩名被告人對于共同犯罪存在爭議。先加入亞硝酸鹽的楊鐵剛、畢鳳英,以及后加入亞硝酸鹽的高艷軍、王平利,屬于共同犯罪嗎?
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 劉波:這類案件咱法律有規定,說他這個案子,他們四被告的行為都是作用到被害人的身上,只是分時分段,比如這個時間他早一點他晚一點,他是前一階段他是后一階段,分時分段分別不同的作用到一個被害人身上,它造成的結果肯定是一個結果,或者被害人死亡或者被害人中毒,所以這個案件我們認定它是共同犯罪。
四名被告的行為共同導致了孫、吳二人中毒,甚至是孫洪注的死亡,因此法院認定,四個被告屬于共同犯罪。最終,2011年6月7日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一百四十一條等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四名被告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十年、十三年、十五年。并附帶民事賠償孫洪柱妻子何桂華人民幣223814.37元,賠償吳書清經濟損失25607.20元。
案件宣判后,四名被告人均未上訴,他們都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深深地悔恨。
楊鐵剛:警告同行們,千萬也寧可少掙倆錢,不要往里加入各種添加劑了。
被告人的悔恨再也難以挽回鮮活的生命,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漫長的牢獄生活。
劉奇 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這類犯罪歷來是我國刑法打擊的重點,特別是針對當前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我們錦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們政法機關密切協作、通力配合,一定要把這股犯罪事態打下去,我們人民法院對這類犯罪嚴厲打擊,發現一起懲處一起,決不手軟,決不估息。
即便我們天天把食品安全這四個字掛在嘴邊,也很少有人會想到,兇手會來得如此迅猛,會在短短一、兩個小時間就奪人性命。
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可以在國家允許范圍內添加,而剛才節目中悲劇的根源就在于食品從業者的無知,以為這種添加劑可以像加鹽加醬油一般加到食品中去,隨手捏一點,隨意加進去,一位健康老人的生命就在這隨手、隨意中悄然逝去。
雖然說,對于老人的親人來說,多么嚴厲的懲處都是后話,都無法挽回已逝的生命,但是,痛定思痛,我們還是想再一次大聲疾呼,食品安全無小事,食品出了問題,不止是會讓你鬧一次肚子、犯一會兒惡心,我們需要警惕的也遠不止是亞硝酸鹽這樣的有毒化學物,比如操作不規范,環境不衛生,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食品市場的諸多亂象都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