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無優勢,種植量太大,天公不作美
每年的7月底,正是“乒乓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但在金華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做葡萄生意的邢老板的攤位上,根本看不到“乒乓葡萄”的影子。
“乒乓葡萄我們不收的,味道不好。”邢老板說,今年他經營的主要品種是“夏黑”(就是我們在水果店里常見的黑黑小小的葡萄),而“乒乓葡萄”今年還沒有賣過。
“乒乓葡萄”學名藤稔葡萄,因其個頭可以大如乒乓球、顏色漂亮,曾經聞名全國。在浙江,金華一直是這種葡萄的主產地,以前就像金華火腿一樣,也是一張“金名片”。
從引以為傲到無人問津,金華“乒乓葡萄”怎么了?
價格最低,1斤只賣一塊多
“今年藤稔葡萄的價格太低,和夏黑比,起碼低了一半,不好賣。”鄭衛芳是金華金東區孝順鎮的葡萄種植戶,她家里種了2畝半的藤稔葡萄,“往年這個時候葡萄都賣光了,今年還有一畝半呢。”
而在金東區農林局特產站的王艷俏看來,和往年相比,今年藤稔葡萄的價格比其他品種低了許多,價格拉開得最大,“以前,藤稔的價格和夏黑差不多,現在起碼差了一半,最低一斤只有一塊多。”
吳桂通在金東區鞋塘辦事處楊村經營15畝葡萄園,其中三分之一是藤稔,而這個村子里有1000多畝的葡萄,80%以上都是藤稔。
今年,吳桂通他們的葡萄賣得并不好,藤稔每斤只有2.5元左右,這還是比較高的價格,而去年,藤稔一開始曾賣到每斤4元。
王艷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藤稔一般畝產三千多斤,刨去七七八八的成本,一畝地的收入只有大約3000元,“早幾年,七八千都不止呢。”
擴種+天氣因素,拉低價格
為什么今年的葡萄效益不好?
“今年的陸地葡萄的確賣得不大好,因為面積擴張太厲害。”金華市特產站站長王華新說,今年金華的葡萄種植面積是8.5萬畝,比去年增加了五六千畝,其中,藤稔的種植面積最大,達到了3萬多畝。
這個擴張不僅是金華,全國各地都一樣,“產量一下子增加許多,必然影響到價格。”
除此之外,今年氣候異常也是拉低價格的主要原因。
往年是福建的葡萄先上市,然后是浙江,最后是江蘇,有個時間差,今年因為浙江的氣溫低,福建氣溫高,三地葡萄扎堆上市,“金華的葡萄主要是銷往杭州、上海、江蘇等地的,這樣一來自然影響銷量。”
果農已打算更換品種
王華新強調,嚴格來說,今年主要是一些老品種如金亞、藤稔賣得不好。
這一說法得到了王艷俏的認同:“和其他品種相比,藤稔的糖度低,不甜,一開始出來時候因為它賣相好,消費者的選擇也少,所以賣得好,現在品種多起來了,很多人就轉向了。”
王艷俏說,金東區大部分的葡萄品種也是藤稔、巨峰這些傳統品種,“主要集中在鞋塘、塘雅這些地方,年紀大一些的種植戶偏好這些品種,年輕一些的則喜歡夏黑、維多利亞等一些新品種。“
王艷俏說,這幾年他們一直鼓勵農戶進行品種更換,原先有些人不愿意,今年這個價格差異出來后,很多人都有這個打算了。
吳桂通今年種了3畝夏黑,5畝藤稔,其余是提子和維多利亞等品種,他打算明年把所有的藤稔換掉,“5畝藤稔賺5000元左右,3畝夏黑也賺5000多元,這帳誰都會算。”
他告訴記者,村子里約有三分之一的人都要在明年更換品種,“藤稔落果、裂果比較厲害,種的人又太多,管理成本也比其他的高,價格賣不上去,肯定是要換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