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若干規定》要求餐館應設置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但記者采訪發現,眾多中小餐館仍未區分吸煙區和無煙區,尤其是一些小餐館,甚至不知道“禁煙令”為何物。
小餐館不知禁煙令
“沒人通知我們要‘禁煙’啊。再說,也沒必要設置無煙區吧?吃飯喝酒抽煙太正常了。”昨晚,在簋街一家餐館,老板理直氣壯地說。在記者走訪的20家餐館中,只有小肥羊和花家怡園兩家餐館設置了“無煙區”,而在其他18家餐館里,大部分服務員都不知道“禁煙令”。在海淀、石景山、豐臺等多處餐館聚集地,情況類似。
多數中高檔餐館設了無煙區
“禁煙令”在大部分中高檔餐館還是起了作用的。國宴無名居、大董烤鴨店、剛記海鮮、便宜坊、功德林等眾多餐館都區分了吸煙區和無煙區,在大廳、走廊等公共空間里,“禁止吸煙”的海報或標識隨處可見,從前餐桌上的“常客”煙灰缸也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瓜子、薄荷糖、口香糖等小零食。在便宜坊、都一處、功德林等餐館,從門口的領位到大廳里的服務員再到專職“禁煙員”都各有分工,“如果客人在禁煙區吸煙了,我們會先勸他把煙掐了,如果接受了勸告,我們就會送他小禮品。”便宜坊的一位專職“禁煙員”說。
商家叫屈何來“強制”權力
為了實現禁煙,北京設立了6萬人的兼職控煙檢查員隊伍勸阻吸煙,同時還培訓了1000多人的監督員隊伍對違規吸煙個人處以10元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至5000元罰款。但是,采訪中記者并未看到“監督員”的身影。
衛生監督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針對禁煙的執法文書,所以無從處罰。而負責“禁煙”工作的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的解釋是,禁煙的關鍵不是罰款,而是向公眾宣傳健康理念,執法原則是勸阻為先。但這遭到了商家和市民的質疑,如果只是勸阻而無處罰,法規的效力何在?而對于“1000元至5000元罰款”這一規定,餐館老板們更是紛紛叫屈,“我們是做生意的商家,顧客吸煙我們勸阻不了就挨罰,太不合理了。禁煙恐怕更要靠政府監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