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成以上的父母會帶孩子去吃洋快餐,約90%的家庭或多或少在家中備些零食,25%的父母會帶孩子吃“路邊攤”。由日天教育集團聯合上海市100余所小學、幼兒園共同開展的兒童營養健康調查顯示,不良飲食習慣在上海小囡中十分普遍。專家指出,孩子該吃什么、怎么吃,上海家長要補課。
孩子嘴饞 家長有責
日天教育集團首席教育學顧問錢源偉教授昨天向社會發布了這一調查報告。調查覆蓋本市浦東、徐匯、閔行、長寧等10個區縣,共有近10萬名3歲至12歲兒童家長接受調查,回收有效問卷9萬余份。調查內容涉及兒童飲食習慣、好惡、膳食搭配以及安全等。
調查顯示,一些可能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的飲食現象在調研參與者普遍存在。有七成以上的父母都會帶孩子去吃洋快餐。其中,一個月吃1次的占47.5%,一個月吃2-3次的占19.5%,一周吃1-2次的占2.4%,還有1.6%的家長帶孩子吃洋快餐的次數達到“很多,記不清”的地步。專家提醒家長,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經常吃洋快餐,不僅會損傷兒童稚嫩的腸胃功能,還會使兒童呈現酸性體質,容易感冒、皮膚脆弱、免疫力降低等。
調查還發現,上海小囡越來越嘴饞,家長起了不小的作用。約90%的家庭或多或少在家中備些零食,25%的父母表示他們有時會帶孩子吃街邊食品。專家指出,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中,蜜餞、餅干、燒烤、油炸類食品名列其中,家長首先要把住關,另外,為避免孩子課間由于饑餓而去購買攤頭產品,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課間點心。
“食育”知識 粗淺了解
大多接受調查的家長表示,自己對兒童營養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比較粗淺。只有20%左右的父母對孩子身體、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的食品營養搭配擁有很高的了解度,有70%左右的父母僅有粗淺了解,還有約10%的父母對此毫無了解。“這一數據顯示我國家庭在兒童的食品衛生、健康營養方面的知識還比較匱乏。在日本、韓國等一些國家,營養健康知識已經悄然推廣,比如日本在全國2.5萬所小學開展‘食育’。”錢源偉教授指出。
昨天,日天教育“兒童營養健康知識普及”公益巡講同時啟動,在接下來的2個月里,營養專家將赴本市小學、幼兒園,為家長補上“食育”課。